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互联网金融靠“造节”难持久

来源:上海金融网 时间:2015-05-05 09:50:36

  近期,一些P2P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使出“奇招”,他们效仿电商平台,打造互联网金融“理财节”来吸引投资者眼球。如互联网金融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即开始“518互联网金融理财节”的准备活动。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翼龙贷、有利网以及入驻投之家的平台,共计约有50多家国内知名P2P平台将参与此次活动,为投资人提供活动体验金、活动月标等产品,其收益率或高出平时1%-3%,此外还有奖品。

  按照活动筹办方的说法,希望通过这一网贷节的“双十一”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互动,打消部分民众的顾虑,提高行业整体公信力,让更多人了解网贷并参与进来。活动筹办方的意愿固然美好,但这种美好的意愿能否化为现实,有待活动结果揭晓最终答案。

  P2P平台近来不惜通过“造节”、与娱乐明星跨界合作等方式展开业务营销攻势,有着其不得已的苦衷。首先,当前随着股市、基金等的回暖,以及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的扩大,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聚焦于此,无形中增加了P2P理财平台的经营压力。其次,与曾经的高收益趋势相比,如今P2P理财平台的“降息潮”仍在持续。网贷之家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网贷指数全面回调,利率指数振幅收窄,平均下降4.8%,并创出历史新低。在其带动下,成交和人气指数也分别下降6.5%和11.9%。第三,层出不穷的P2P平台跑路事件不断损害着行业的信誉,挫伤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仅2015年3月,出现问题的平台就有56家,问题平台发生率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面对目前更多、更具诱惑力的投资渠道,P2P平台却问题频发、收益趋降,其背后潜藏的是互联网金融缺少严格、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的短板。诚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的,时下国内的P2P还处于“农耕时代”,这主要体现在P2P行业的风险防控无论从人员素质还是技术手段上,与银行相比皆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由此带来的不仅是P2P贷款审批效率不高,且贷款风险不小。据悉,P2P行业比较公认的坏账率是8%,而大部分银行的坏账率只有1%左右,P2P行业坏账率将近银行的8倍。

  因此,P2P平台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做好风控、打牢基础。笔者认为,一是全面强化平台管理与运营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真正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尽快提升工作经验;二是努力建立严格、完善的风控体系,形成可靠的贷前、贷中、贷后流程管理系统和决策引擎;三是从合同的电子签名认证等细微环节着手,把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贯穿始终。如此,才能降低投资风险,赢得广大投资者的信赖与支持。

  P2P平台要通过打造“理财节”来营造声势,但更要固本培源尽快强化风险防控。风险防控的文章做好了,“理财节”才能锦上添花。否则,无异于本末倒置,终究走不久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互联网+”创业 怎么“+”?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