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假冒伪劣是中国品牌的毒瘤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作了一个发言: 《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迫在眉睫》。他提到:
“近年来,许多制造业企业普遍遇到‘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发展中面临‘四高四低’:人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产品质量低、技术标准低、品牌认可度低、企业诚信度低,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加强诚信建设,打牢品牌信誉的基石。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当前,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品牌的毒瘤,必须毫不手软坚决打击,让制假售假者付出惨痛代价,挽回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要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为高品质产品制造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
程维:?挑战诚信缺失环境
在滴滴公司2015年年会上,程维讲述创业历程,认为滴滴靠创新和坚持赢得了信任。演讲原文如下:
“创业第一天,我问身边所有最聪明的人,打车软件靠不靠谱。他们都告诉我,说这条路走不下去,因为出租车司机没有智能手机,因为中国没有诚信环境,你叫到了车,车也不一定来,车来了你也未必等他。当时,没有移动支付的习惯,我们最多只能做成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商业价值。这条路,有政策上的阻碍,挑战非常大,最聪明的人都告诉我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滴滴的梦想,就是从每一个司机,从他的犹豫到他相信开始的。确实,在我们创业的时候,用户并不习惯在线支付,那又怎么样。我们想办法去教育用户的习惯,到今天为止,移动出行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最高频的支付场景。”
史玉柱:没有信誉,下次谁敢?
史玉柱认为,如果公司是营销驱动型的,一把手必须要抓细节,有个细节是这样的:“所有广告部的人,所有搞策划的人,必须要每周访谈50个消费者。只要是做消费品的公司,除了扫地阿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消费者。我们的访谈是这样做的。访谈完了之后,要有一个访谈录,他和消费者的对话,他说了什么,对方又说了什么。这个里面肯定有编的,中国人编剧能力还是挺强的。然后我抽查,每个月来的时候我会抽查3-5个。因为我很了解消费者,谁真的谁假的我能看出来。开全国大会时,拎出假的的来,让他在台上连讲一百遍,假如他叫张三,就讲100遍‘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下次就不敢了。”
刘永行:家族企业想长久,必须诚信
在谈到家族企业的价值观时,刘永行认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文化跟我们集团一样。我认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成为共识,成为共同的模式。我实实在在的做价值观的事情,很简单,诚信、正义、正气是基本的东西,如果不诚信没人愿意跟你做生意,如果价值观错了,企业是做不长的,现在很多企业弄到几千亿但是却一下子跌了,家族企业若想做得长久,必须诚信。
“比如说在河南有一个氧化铝厂,这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厂,今年行情这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厂的纯利润仍然是10个亿上下,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高度依赖资源,但是我们拿不到资源,后来总经理跟我说,可能要出点血才能拿到资源,他说恐怕再要7位数字才能搞定,后来决定一分钱都不给,不能违背诚信。果然,几年过去了,我们成为最诚信的企业。我们如果送了钱,是害人害己,我们靠着自己的经营做成最优秀的企业。”
董明珠:不诚信会代价惨重
2015年11月6日,董明珠在“2015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金蝶用户大会”发言,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原文如下:
“国庆时,我听到了一件很离谱的事情。国庆节时很多的中国人到日本去买药。我就问,你又没有生病,为何要买这个药?如果为了买这个药回来我们必须生一场病的话,我宁可不要这个药。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二是我们的不诚信行为,让市场让我的消费者受到了伤害,即使你今天做得再好,别人也不会相信你了,所以我们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那么在今天转型的时期,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企业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是诚信问题,第二个是技术升级。”
马蔚华:不诚信的企业不可能成功
在谈及企业家特质时,马蔚华特别强调,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家,他既然是企业家,就应该有四个基本的本质特点:第一、应该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第二、有创业创新的进取心。第三、要有诚信立业的价值观。第四、要有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谈及诚信,马蔚华说:“第三、诚信立业,诚信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价值观。今天之所以在市场上充满了不诚信,这不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成功,我们不能被不诚信,偶尔得到的利益所感染,应该坚决地抛弃那些违反诚信的一切错误的做法和观念。”
(来源:正和岛 作者:郑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