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宗庆后:从一把抓到学会放手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2-28 13:03:20

  民族品牌娃哈哈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家喻户晓的认知,作为这家中国著名非上市民营企业的掌舵人,宗庆后曾事无巨细一把抓的管理风格,极大地为公司提高了运转效率和执行力,也招来众多质疑声,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开始转变风格了……

  读懂了宗庆后,就读懂了中国市场。

  1987年,娃哈哈从3个人、14万元借款白手起家,如今已在中国29个省份建有80多个生产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拥有员工3万名、总资产近400亿元。29年来,无数竞争对手都对娃哈哈束手无策。

  “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无师自通的,我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做的事情,后来理论上也能找到依据。”宗庆后承认做生意需要一定的天赋,但他强调自己还是一个讲诚信的人,样子看起来也比较忠厚老实,“如果不讲诚信,生意很难做大。”

  如业界知晓的那样,娃哈哈从创办以来,宗庆后都亲力亲为,此前连买一把扫帚这样的钱甚至都需要他去签字,久而久之,外界对于这种个人特色鲜明的“宗式打法”有佩服不已的,也有质疑声不断。而宗庆后则坚持,如果过程太细,内斗就会比较厉害,而娃哈哈这种极度扁平化的管理则代表效率。

  不过,近两年娃哈哈成立了运营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其中,运营中心相当于一个副总经理,管理好几个部门。“慢慢在培养管理人,因为中国企业今后还是要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的,只不过这个群体的业务、管理及素养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宗庆后说,如今已经不是创业企业家当时白手起家的那个环境了。

  培养接班人

  在很多人眼中,宗庆后是一个有着浓厚中国本土特色的管理大师,他的那套管理方法,与MBA教材中讲的不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宗庆后事无巨细地去批、去签字,公司里面不设过多的副总。事实证明,他就代表着效率,如今娃哈哈健康、高效运转,在9个产品序列中都取得骄人成绩。

  “娃哈哈的确是令人非常诧异的,一个已经做到700多亿规模的企业,除了宗庆后,我们很难再想到其他的领导人,而且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面,管理是极其扁平的,全是各种“部”,而所有的部都对着他,甚至在更早的时候,所有的区域,甚至70多个生产基地,都直接对向他。”商业文明研究学者、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对此评价道,如果不能说这是唯一的,好像也想不到谁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管理状态。

  宗庆后介绍,他刚开始做校办企业,上面给他派了一个副厂长,他坚决不要,说“你要派个副厂长,干脆就让他当厂长,我不干了”。在宗庆后看来,过程太细,就容易勾心斗角,企业很难搞好。“后来我们设了很多部,这些部长就相当于别的企业的副总经理。但部长们属于下一层的,公司的事情可以跟他们商量,但是他们必须服从。否则讨论来讨论去决策不了,肯定有问题。”

  秦朔认为,一般来讲,“宗式管理”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又运行得很好。这一切可能取决于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宗庆后本人,应该说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的确可能有过人的精力;二是九大序列产品都属于食品饮料,很多产品可以触类旁通,在生产工艺和销售推广方面存在一致性;三是比较常规的传统行业,食品饮料不同于电子产品等创新要求较高的行业,因此老企业家也可以去很好地驾驭。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