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中国经济的热度迅猛提升,这可能会成为下一轮新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光宇在一场论坛上如是说。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是“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围绕两会热点,3月18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展开主题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筑经济新蓝图”的讨论,人工智能成为论坛上关注的焦点之一。
王广宇预测, 人工智能跟工业4.0的结合将带来两大趋势,一个是智能工厂,另一个是智能生产。
因此,“人工智能和认知科技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在消费、游戏、金融、制造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在不断介入并改变工业领域的一些趋势。譬如智能冰箱、智能自行车、智能手表、智能机器人等”,王光宇说。
实际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在现实生活中技术革命的渗透,已经通过智能手机这种终端影响到最底层”,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在论坛上也表示。
反映到资本市场,投资者早已捕捉到这一投资机会。近期,人工智能板块中,一些个股已经有了比较突出的表现。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在其公众号上发文表示,人工智能是新兴行业里面相对比较靠谱的一个行业,上市公司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并且销路已经打开,而这些公司的业绩也多数都是人工智能的产品带来的利润。在这一点上,人工智能算是有了一定利润基础的新兴行业。
据了解,现在人工智能的股票市盈率大概是在40倍左右,相对于创业板60多倍的市盈率是比较低的。杨德龙表示,这为人工智能板块走强提供实的业绩基础。从成长性来看,人工智能代表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人工智能的产品无处不在。
“虽然中小创的系统性机会仍需耐心等待,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人工智能板块投资机会,今年可能成为创业板中的领涨板块。”杨德龙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