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福布斯》称社交新贵Snap应当收购 原因有三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7-03-09 09:20:14

      据《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报道,社交新贵Snap和运动相机厂商GoPro的股价今天纷纷暴跌,跌幅分别高达12%和近8%。

Snap

      尽管如此,Snap的市值仍然高达275亿美元,它必须维持高速增长。现在,正是Snap运用这笔钱来推动增长的好时机,那就是收购GoPro。

      收购GoPro能够推动Snap的营收增长——尽管净亏损也将增加,但投资者似乎对此并不介意。

      随着上周成功上市,Snap的市值达到了275亿美元,是其2016年营收(4.04亿美元)的68倍。这让Snap获得了大量现金,来丰富自己的收购名单。自2014年5月以来,Snap共斥资5亿美元,收购了9家私营公司。

GoPro相机

      如果能够更快速地增长,Snap的估值是合理的。正如笔者上周指出,Snap的竞争对手Facebook曾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然后让其独立发展,并利用Facebook远更庞大的用户基础推动Instagram增长。最终,Facebook的这笔收购取得了58倍的回报。

      Snap应当谨慎对待收购。对于任何一笔潜在交易,Snap都应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满足以下这四个成功条件:

      一、行业是否有吸引力?

      二、合并后的公司是否境况更好?

      三、合并公司产生的营收是否比收购价高?

      四、Snap能否有效整合收购目标?

      Snap自称也是一家相机公司,因此何不收购霉运连连的GoPro呢?GoPro曾在2014年轰动上市,股价一度高达90美元。而现在,其股价尚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市值近12亿美元。

      如果Snap溢价20%,以约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oPro,Snap将增加12亿美元的年营收,但是其运营亏损也将增加4.19亿美元。

      成功收购GoPro的关键在于,Snap能否在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方面比GoPro做得更好,从而逆转后者营收下滑。

      毕竟,GoPro在2月发布的季度财报并不尽如人意,其营收令人失望,业绩展望也平平。投资网站MarketWatch称,GoPro第四季度亏损大于预期,营收大跌了近24%,一季度展望“远不及FactSet的一致预期。”

      那么Snap为何应当收购GoPro呢?原因有三点。

      行业有吸引力

      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较大而且增长迅速。研究公司Beige Market Intelligence预计,到2021年,该市场规模将达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此外,据晨星机构称,运动相机厂商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3.8%,十分诱人。

      诚然,运动相机市场似乎正趋于成熟,但对表现更好的公司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大金矿。

      合并后的公司会更好

      GoPro营收下滑且出现净亏损,这是因为该公司管理不善。摩根大通分析师科斯特上月表示,GoPro需要“完美执行Karma无人机和Hero 6产品的推出”,同时大力改善利润率,并且着力增强软件业务,使GoPro成为一个内容平台,这样该公司才能成功转型。

      收购GoPro后,Snap可帮助其增强软件实力,并且在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方面减少叠加成本。甚至,Snap或许可以设法利用GoPro相机,产生更多的广告营收。

      如果Snap能够更好地设计、推出Karma和Hero 6,或将能够加速其营收增长,并朝着盈利的目标更进一步。

      Snap能够赚回收购溢价

      如果Snap斥资15亿美元收购GoPro,它将以相当低的代价获得大笔营收。但在交易达成前,Snap董事会必须有清晰的计划,使GoPro快速增长并实现盈利。

      GoPro已经为Snap提供了前车之鉴。由于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GoPro股价一度一飞冲天。但激情过后,投资者开始看重该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此后,其股价一路下滑。

      Facebook能够借助收购Instagram维持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它打造了一个移动广告平台。如果Snap能够制定有条不紊的增长战略,它或许能够避免GoPro的命运。(编译/扬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