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看看快时尚门店排名
不代表高端消费力,仅供谈资之用
感觉上,广州的快时尚门店数量也一直是二线城市水平,但具体数据我没有去统计,只找到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这个排行榜。该中心是一个专注于商业地产的研究机构,其数据基本是可信的。
该中心没有公开十大快时尚品牌具体是哪些,但根据业内共识,这十大名牌应该是ZARA、HM、GAP、UNIQLO、MUJI、FOREVER21等广受年轻人亲耐的国外服装品牌。
如图,上海北京成都再次名列前茅,广州继续没有存在感,在门店数量上已经落后于武汉重庆等内陆城市。不过,印象中,UNIQLO与MUJI等品牌这几年在广州的门店数量大幅增加,最新排名广州可能会好一些。
快时尚品牌并非奢侈品,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这方面的数据是有价值的。
4
看看电影消费力排行榜
不代表高端消费力,仅供谈资之用
关于中国城市电影消费力排行榜,城市战争此前做过一篇详细的分析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直接点击这里可以查阅。
5
简单分析原因
广州消费偏好存在某种“孤岛效应”
通过奢侈品门店数量、豪车销量数据和快时尚门店数量,可以看到广州在这三方面的购买力都是二线城市水平,甚至还不如一些内陆城市,这是不是意味着广州人的整体购买力很差呢?
当然不是,如果比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广州稳居全国第三名,且遥遥领先后面几个城市,看看这个榜单先(2015年数据)
如图所示,广州人在整体消费能力上与其经济实力是相匹配的,如果计算人均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广州可以轻松排到第一名。而在奢侈品消费力上表现出众的成都,在全社会整体消费力上,却表现平平。原因何在?
1、广州在消费观念上的“孤岛效应”
首先,广州毗邻港澳,其奢侈品消费力有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港澳。在这一点上,深圳的表现更为明显。
再者,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商贸城市,到处都是服装与鞋帽的专业市场,这里的市民见多识广,物美价廉的高仿货又唾手可得,为什么一定要花大价钱去买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呢?至于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快时尚,对逛腻了外贸店的广州人来说,早就不新鲜了。
更重要的是,广州人在消费观念上可能真的存在某种“孤岛效应”:在其他城市备受追捧的品牌,到广州不一定受待见;广州人愿意花钱的东西,到外地去,常常也受到冷遇。前一种情况很多,比如快时尚、豪车品牌,再比如一些娱乐明星在内地很火,但一到广州开演唱会,门票都卖不了几张。
后一种情况也不少,比如广州人很愿意在吃方面花各种钱,在茶具、收藏品等小众消费领域上,也很舍得花钱,但这些消费习惯对其他城市来说,可能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2、成都在西部地区的“聚宝盆”效应。
相比而言,成都在地缘因素上,就像一个具备超强吸附能力的聚宝盆。城市战争此前有一篇文章写过中国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得出的结论是成都是“首位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整个西部地区(云贵川陕渝)唯一的大城市,其在商业上对西部地区有一种较强的“统治效应”。
成都市政府前些年在打造“购物之都”上也倾注了不少资源,再加上盆地居民热衷消费、注重休闲的文化特征,成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奢侈品消费中心,也就不奇怪了。其实,不唯成都,包括贵阳、重庆等西部城市,在消费力上也一直很强,我去年到贵阳开会,发现这座号称中国最穷的省会城市,除了房价不高,其他什么都贵,尤其是吃喝玩乐的消费水平可与沿海城市比肩。
(特别鸣谢:城市战争的读者、长沙商业地产研究者 “@九龙仓VS新鸿基”先生 对本文数据采集提供的建议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