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再融资成股市最大“抽血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19 01:29:58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31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再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近5500亿,大幅超过去年同期,其中有12家再融资规模超过100亿。而2014年市场,A股推出百亿级再融资方案的公司仅有包钢股份(600010,股吧)、美罗药业(600297,股吧)、中国电建、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广州友谊(000987,股吧)等5家。另据中国网财经统计A股上半年共发行192只新股,融资金额1474亿。上市公司再融资已明显超过IPO,成为股市最大的“抽血机”。

  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就曾经指出:再融资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基于中国股市圈钱市的定位上,股市的钱不圈白不圈。因此,上市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股市行情转暖这种圈钱的大好机会。毕竟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可以通过定增进行转型和升级,而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可以依靠并购收购优质资产实现内在扩张。哪怕企业就是不缺钱,通过定增将大把大把的资金融进自己的口袋里也可以用于投资理财。也正因如此,一些上市公司因此争相向投资者张开了血盆大口。

  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肖玉航也表示: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的热潮来看,实际“双刃剑”的特征非常明显,其积累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比如许多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重组,使得二级市场股价出现杠杆式、对赌式的炒作,其许多公司股价估值已达到一个非常之高的风险运行之中,而从发展来看,参与定向增发的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而炒高股价后,部分机构或另类机构往往可能选择某类股票品种进行未来对冲交易,而带给二级市场的是股价的大起之后的大落。同时,我们研究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所出现的蛇吞象、杠杆交易等,不仅难以将企业做大做强,有的则是拉朗配式的重组,这种基础不牢的重组,在未来将对市场形成伤害。

  总体而言,定向增发作为上市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路径,其在融资发展、做大做强、改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所出现的透支估值、炒作风险、杠杆对赌等问题,在今后肯定会伤害到市场,而虚假重组或消息式重组更可能出现在部分公司之中,因此对于定向增发投资者或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需要两面性的看待,其具有“双刃剑”的特征,同时要结合行业运行、周期变化与市场来充分选择。

  而对于如何完善再融资制度,以避免成为上市公司圈钱利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建议,再融资可以参照股权分置改革的做法,通过股东大会把关,让大股东回避,由中小股东投票决定。

  资深经济研究员熊锦秋则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出手:首先,抬高上市公司再融资门槛。没有资格进行公开发行的上市公司,不允许定向增发;其次,严格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时间间隔限制和融资额度限制。可规定上市公司每三年有一次再融资资格,且每次再融资金额不得超过当时上市公司净资产的50%;第三,强制上市公司对再融资的盈利前景进行预测;第四,强化再融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再融资不达盈利预测50%的,要追究上市公司及其中介机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且证监会在未来3年应拒绝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行政许可申请。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中信四营业部成“接盘侠”?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