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从8月7日起对全球多国实施“对等关税”,此举被经济学家和国际商会称为“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这一政策不仅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向,也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剧烈震荡和经济前景的担忧。
根据最新数据,多数国家的关税税率将被上调至15%,而部分主要贸易伙伴如英国、日本、韩国和欧盟则因签署协议获得较低税率,降至10%-20%之间。然而,加拿大、巴西、叙利亚、老挝和缅甸等国的关税税率则高达35%至50%以上,显示出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选择性打击”。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法,使得全球贸易体系陷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之中。
惠誉评级指出,这一轮关税政策将使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从之前的1.2%飙升至17%,创下自1933年斯姆特-霍利法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历史平均水平,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进口商品价格,而企业则需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例如,福特汽车预计将在新关税下多支付8亿美元,而孩之宝也将面临6000万美元的额外支出。
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塔吉特目前仍在通过消化库存来维持价格稳定,但在财报中频繁使用“价位调整”“战略定价”等措辞,以避免直接提价引发消费者不满。然而,纽约联储的调查显示,这种缓冲机制正在迅速失效——约七成制造业企业和五成服务业企业已经开始部分提价,但完全转嫁的成本仍不足一半。随着新关税的正式落地,这种防线将被彻底冲垮,美国消费者的感受也将变得明显。
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安德鲁·威尔逊警告称,随着库存消耗殆尽,关税引发的通胀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全面显现,并可能加剧物价的陡峭攀升。惠誉也提醒,尽管目前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冲击小于预期,但新关税正在重新点燃通胀,并开始拖累经济增长。这种滞后效应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在短期内看似平稳,但长期来看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是一场经济博弈,更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形容这是“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他指出,美国制造业虽然在某些领域具备优势,但国内缺乏现成的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而海外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单纯依靠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并不现实。此外,全球供应链早已高度融合,特朗普的“硬拆链”策略不仅无助于美国经济,反而可能加速全球化的倒退。
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一种“以牙还牙”的策略,但实际操作中却可能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经济学家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当美国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产业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报复性措施,最终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例如,金融焦點的报告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已使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从10%跃升至18%,并引发航运业的剧烈波动,港口活动明显减少。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多次挑起贸易战的结果都未能如愿,反而损害了自身经济。例如,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量在2009年首次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下降。而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也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因此,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是否能带来长期利益,仍需时间检验。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情况是,美国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支持大规模生产。同时,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使得单一国家难以通过关税政策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相反,这种“零和游戏”式的贸易策略,不仅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反而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是一场经济决策,更是一场政治博弈。它反映了美国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时,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冲动。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最终损害的是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更需要的是合作而非对抗,开放而非封闭。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才能真正实现贸易的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