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拍静安宅地楼面价每平破11万,上海土拍再掀热潮

2025年07月25日 02:16:09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2025年7月24日,上海第六批次土地出让正式拉开帷幕,市场热度迅速升温。在首日的拍卖中,静安区一宗住宅用地以高达11.44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交,成为本轮土拍的最大亮点,也再次刷新了上海乃至全国住宅用地的楼面价纪录。该地块由福州中海海逸地产有限公司以536346万元总价竞得,溢价率达10.1%,显示出市场对核心地段稀缺土地的强烈追捧。

  该地块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与苏河湾滨水商务区交汇处,东临上海利园,南依新闸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成熟,是苏州河南岸难得的稀缺宅地。根据规划,该地块将用于住宅与商业服务业混合开发,建筑面积约5.93万平方米,扣除商业及公建配套成本后,可售住宅部分的楼面单价约为11.44万元/平方米。这一价格不仅远超周边现有住宅价格,也标志着上海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静安地块外,普陀区和青浦区的两幅地块也成功出让,分别以652500万元和底价成交,显示出市场对不同区域发展潜力的认可。其中,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两幅地块经过70轮竞价,最终由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652500万元总价拿下,溢价率14.17%,显示出内中环区域的吸引力依然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土拍并非首次出现高价地块。早在2025年初,上海曾有过一次更极端的案例,静安寺附近的一块宅地以16.11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交,创下新的地价纪录。而2024年9月,静安区曹家渡地块的楼面价也达到了11.4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31.2%,打破了今年以来的纪录。这些数据表明,上海核心地段的土地资源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在高端住宅市场中,土地成本已成为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政策层面来看,上海近年来不断调整土地出让规则,以适应市场变化。例如,从第五批次开始,上海对市场热度较高的地块施行“双高双竞”机制,即竞买完成上一个指标要求后,转入下一个指标要求,采取梯度竞争举措,最终实现“高品质建设一地一方案”和“市场化配置价高者得”目标。这种机制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土地出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也有助于引导房企关注项目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高价土地的出让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高成本的住宅项目往往难以实现盈利,尤其是在限价政策下,开发商需要在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之间找到平衡点。另一方面,高价土地的集中出让也可能加剧市场泡沫,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在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出台调控措施,以防范潜在风险。

  未来几日,上海还将继续进行剩余五幅地块的出让,市场对此充满期待。静安、普陀、青浦三地的成交情况将为后续土地市场提供重要参考。如果本轮土拍能够延续首日的热度,那么上海下半年的土地市场无疑将迎来更加活跃的局面。

  静安宅地楼面价突破11万元/平方米,不仅是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热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城市核心地段稀缺资源价值的最好诠释。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土地市场的走势也将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窗口。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