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博士生偷税1200多万获刑5年,利用留学优势走私威士忌

2025年07月24日 08:25:41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一名36岁的博士生因利用其在德国留学和工作的背景,长期通过走私欧洲产的威士忌酒,逃避海关监管,偷逃税款达1200余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16万元。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部分高学历人群在法律意识上的缺失,也再次敲响了反走私和税收监管的警钟。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及红星新闻报道,龚某某系江苏常州市人,自2020年起,利用其在德国留学期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伙同他人通过微信等网络渠道销售威士忌酒,并以个人邮递方式将货物走私入境。为了逃避海关监管,龚某某指使黄某某等人向客户提供虚假的报关单据,并要求货主提供多人的身份信息、电话和地址,采取“直邮包税”、“直邮不包税”等多种形式,将每批价值900余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威士忌酒以低报方式向海关申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据海关关税部门核定,龚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手段走私的威士忌酒,共计偷逃应缴税款12153346.57元,其中黄某某参与的部分偷逃税款为11733904.96元。这一数额巨大,不仅对国家税收造成严重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审法院认定龚某某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216万元。然而,龚某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对量刑偏重,最终维持了对龚某某的定罪部分,撤销了原判中的量刑部分,并重新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21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龚某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表现出一定的悔罪态度。然而,即便如此,法院仍认为其行为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较大,必须依法予以惩处。

  从案件细节来看,龚某某之所以能够长期从事走私活动,与其利用留学背景获取的便利条件密切相关。他不仅熟悉欧洲的酒类市场,还掌握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技巧,甚至能够利用“直邮”等看似合法的邮寄方式规避海关监管。这种“高智商犯罪”往往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给执法部门带来较大挑战。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当前跨境电商和邮寄物流领域在税收监管方面仍存在漏洞。尽管近年来国家对跨境电商税收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龚某某在被捕前曾是一名博士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然而,正是这种“高学历”身份,使得他在犯罪过程中更具“伪装性”,更容易隐藏真实意图,逃避法律制裁。这也提醒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或拥有何种学历,都应时刻保持法律意识,切勿以身试法。

  龚某某的案件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走私、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一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群,利用自身优势从事非法活动,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加强法律教育、完善税收监管体系、提高执法效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龚某某的案例再次表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身份如何,只要触犯法律,都将受到应有的惩处。同时,这也警示广大民众,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远离违法犯罪,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