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外卖大战”席卷全国,各大平台纷纷推出“负4元购”等极端优惠活动,将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度。从“0元购”到“-4元购”,这场看似消费者受益的促销活动,实际上却隐藏着商家、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复杂博弈。
长沙市民熊先生在周一凌晨通过饿了么平台领取了“必赢18.8”活动的红包,原本是“满28减18”的优惠,但当他选择继续叠加“吃货卡红包”时,平台直接发放了一张“满18.8减22.8”的优惠券。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凑单至22.8元,不仅不用花钱,还能倒贴4元。熊先生调侃道:“这已经不是‘0元购’了,是‘-4元购’。” 这种“负4元购”的现象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成为本轮外卖大战的新亮点。
除了“负4元购”,各大平台还推出了“满18减22”、“满55减20”、“满75减25”等高额红包,甚至有用户晒出“0元奶茶”、“1元午餐”等订单截图,显示出这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远超以往。例如,有用户表示,自己一天内通过多个账号领取了22杯免费奶茶,甚至有人将未开封的奶茶存放在冰箱中,以备后续使用。这种疯狂的“薅羊毛”行为,无疑反映了消费者在资本驱动下的巨大吸引力。
然而,这场看似热闹的促销背后,却是商家和骑手的双重压力。据媒体报道,部分奶茶店因订单量激增,导致店员中暑、系统瘫痪,甚至出现“随便拿一杯奶茶送达”的乱象。与此同时,商家的利润却大幅缩水。一位杭州奶茶店老板表示,周末单日销量突破1600单,但扣除平台服务费、骑手配送费、原料成本及员工加班费后,净利润仅剩400元。更极端的情况是,部分饮品参与“满12减10”活动后,商家实际收入仅3元,扣除成本后每单倒贴。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资本的博弈。据分析,阿里计划在未来100天内投入500亿元,用于打造“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日,而京东也投入百亿级补贴,试图通过外卖作为高频流量入口,反哺电商和本地生活等高利润业务。高盛预测,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万亿元,当前的补贴投入是抢占增量市场的必要手段。然而,这种补贴模式是否可持续,仍存在争议。有专家指出,补贴的90%以上由商家承担,而平台则通过抽成、技术服务费等方式获利,这种“慷他人之慨”的做法,最终可能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外卖骑手的收入也因订单量的激增而大幅上升。据淘宝闪购数据显示,其骑手月均收入已超过12500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有骑手表示,为了完成订单,他们不得不跑通宵,甚至出现交通安全隐患。这种“以命换钱”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对劳动权益保护的担忧。
从长远来看,这场“负4元购”式的外卖大战,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对整个餐饮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低价竞争促使更多商家加入外卖平台,推动了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过度的促销活动也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上升,如预制菜滥用、偷工减料等问题频发。此外,消费者在享受低价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健康负担和非必要支出的增加。
监管层面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国家反垄断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加强对外卖平台低价竞争行为的监管,要求平台“维护商户、骑手权益”。未来,平台可能需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补贴机制,避免中小商户被动卷入价格战,同时也要关注食品安全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负4元购”不仅是外卖大战的一个新阶段,更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体现。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需警惕低价竞争带来的潜在风险。只有在保证品质、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外卖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