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伦敦向记者宣布,经过两天的密集谈判,中美双方原则上达成了一个协议框架,标志着两国在关税与技术合作方面迈向“再平衡”的新阶段。这一突破性进展基于2025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的电话会谈共识,以及此前在日内瓦形成的共识,旨在缓解长期贸易摩擦,并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注入信心。李成钢强调,该框架是双方专业、理性、深入、坦诚沟通的成果,将向两国领导人汇报后推进落实。
此次协议框架的达成,是中美自2018年贸易摩擦爆发以来曲折谈判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早期如2019年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曾涉及知识产权、农产品和关税调整,但后续磋商因技术转让、供应链安全等结构性分歧陷入僵局。本次框架聚焦“再平衡”,即通过关税分阶段取消和技术合作机制,重塑双边经贸关系。李成钢表示,任何成果都必须符合中方发展利益,追求双赢局面,这与历史谈判中中方坚持的原则一脉相承。
框架的核心内容涵盖关税调整与技术合作两大支柱。在关税方面,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实现“由升到降”的转变;中方则将扩大自美进口,具体涉及能源、制成品和服务等领域。技术合作则包括美方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中方限制半导体等产业补贴,并推动关键矿产和新能源供应链重组。这一设计呼应了2025年5月APEC峰会期间双方的技术贸易壁垒讨论,旨在消除强制技术转让等争议点。
谈判过程突显了务实与互信。李成钢透露,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基于6月5日领导人通话和日内瓦共识,就执行框架达成原则性一致。他强调沟通“专业、理性、深入、坦诚”,并指出框架提交领导人审议后,将细化具体条款。这一过程体现了中方一贯的谈判策略:通过高层共识推动技术性磋商,避免量化指标束缚,为后续灵活调整留出空间。
该框架对中美关系具有深远意义。短期看,关税再平衡将改善双边贸易失衡,提振市场信心;技术合作则有望强化科技创新交流,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需求。长期而言,它标志着中美从“激战”向“和局”转变,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提供支撑。李成钢称,伦敦会议旨在加强互信,促进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分析认为,这一框架可能带动5G、大数据等科技领域投资机会,类似2019年协议对股市的积极影响。
框架的落实面临挑战与机遇。挑战在于技术合作细节尚未明确,如美方出口管制松绑程度;机遇则是常态化磋商机制的建立。李成钢表示,未来将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定期沟通,避免误解升级。这与2025年5月双方达成的“执行日内瓦共识框架”相衔接,确保争议点如稀土问题得到有序解决。历史经验显示,2019年协议因执行机制不完善而遇挫,本次框架强调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章节,可提升可持续性。
对全球经济而言,框架协议是积极信号。中美作为最大经济体,其合作将缓解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提振金融市场。例如,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曾推动人民币升值和股市上涨;本次突破可能复制类似效应,尤其利好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股。同时,供应链重组合作有助于应对全球通胀压力。李成钢强调,协议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呼应了早期谈判中“中美共赢”的定位。
展望未来,框架为全面协议奠定基础。李成钢希望会议成果强化互信,推动经贸关系进入动态平衡阶段。后续步骤包括领导人批准、细节细化和第二阶段磋商启动,但时间表取决于落实进展。中方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市场准入,而美方需实质性调整出口政策。这一进程将考验双方的战略智慧,但正如李成钢所言,“再平衡”不仅是关税与技术的调整,更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全国脱贫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主持 汪洋宣读表彰决定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详细】
国常会:确定税收优惠政策 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原标题: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个人所得税改革情况汇报 确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纳税人负担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个人所得税改革情况汇报 确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纳税人负担 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