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包装使用不雅文字遭吐槽,商家回应称已销毁相关产品

2025年05月05日 07:07:4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天津一家奶茶品牌因在其封口膜上印有不雅文字而引发广泛争议。这些文字包括“嬲”、“焱”、“曌”等生僻字,部分字眼在特定语境下具有不雅含义,导致消费者感到不适。事件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了公众对商业创意与文化敏感性的讨论。

  据涉事品牌“汝呓如意”官方回应,该品牌承认此次包装设计存在疏漏,并表示已统一销毁所有印有争议文字的封口膜,同时承诺不再使用类似设计。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完全平息舆论风波。许多消费者认为,商家在选择包装设计时应更加注重文化敏感性,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误解或冒犯的字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奶茶行业首次因包装设计问题引发争议。早在2023年,浙江温州一家奶茶店因杯身印有方言粗话“你拿个杯”而被责令整改并公开致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多次强调,饮品广告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商家需对广告内容负责。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企业,在追求创意和差异化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文化敏感性和法律法规要求。专家指出,商业创意并非无底线的自由发挥,而是需要在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前提下进行审慎把关。例如,“嬲”字虽然在某些地方方言中有特殊含义,但其在普通话语境中容易引发误解,因此不宜作为公共传播媒介的内容。

  有法律专家表示,商家若因包装设计不当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或更换商品。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有权介入调查,并依法处理相关违法行为。河南泽辐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奶茶店使用不雅文字作为产品包装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尽管商家已采取措施销毁相关产品并公开道歉,但部分消费者仍对此次事件感到不满。一位来自福建的游客温先生表示:“作为一个外地游客,本以为购买的是地道的天津奶茶,结果却被‘一杯奶茶骂了游客’的感觉。”他认为,商家在设计包装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文化差异和消费者感受。

  与此同时,也有声音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此类事件。有评论认为,商家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或科普生僻字,但最终却因缺乏细致审核而酿成争议。这反映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核机制,以确保内容趣味性的同时不触碰社会底线。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奶茶行业整体创新方向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奶茶品牌在追求差异化和创意时,应更多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用户体验,而非单纯依赖包装设计博取眼球。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言:“奶茶好喝才重要,包装再新奇也不能掩盖产品的本质。”

  目前,涉事品牌所属辖区的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此事。未来,相关部门可能会对奶茶行业的包装设计提出更明确的规范要求,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这也为其他企业敲响警钟: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必须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