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宏志: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数智力量”

2024年03月05日 13:41:16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作者:宋思铭 赵 杨 张 通

  “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有助于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提供新的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宏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作用,意义重大。

  作为来自信息通信产业和中央企业的一名代表,刘宏志认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效,展现出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数字乡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二是农村产业升级逐步加快,特色电商兴起推动农产品上行,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是农村数字生活需求巨大,农村居民在视频安防、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方面的数字化需求不断增强。

  聚焦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数智力量”,刘宏志代表提出“推进五个升级”的建议:

  一是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升级,筑牢乡村振兴网络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提。建议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发挥国有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加快在农村地区“双千兆”网络部署,规模推进农村地区5G网络建设,推动千兆光纤网络向有需求、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同网同速”。

  推进数字乡村平台载体升级,构建服务“三农”数字生态。

  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是推动乡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建议发挥平台载体作用,促进服务“三农”的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入口互通、农户互通、服务互通、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平台汇聚作用,通过汇聚产品供应方、服务提供方、需求消费方、应用开发方,建强数字乡村平台化服务产业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治理全方位需要,例如提供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安乡村监控、老幼视频看护等服务。发挥平台数据驱动作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汇聚分析,提供精准服务,让数字化、AI等充分赋能乡村数字全图景。

  三是推进数字乡村生产方式升级,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议加快智慧农业技术推广,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支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农产品的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高产业链效率。加快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帮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推进数字乡村生活方式升级,满足美好数字生活需要。

  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教育资源质量,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推广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农村学生提供与城市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医疗资源质量,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视频诊疗、在线健康咨询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智慧医疗设备的应用,如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实时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文化资源质量,利用数字技术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如云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

  五是推进数字乡村治理方式升级,保障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做好乡村服务“最后一百米”。推动在线公共服务,如涉农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监管、便民服务项目的协同化、在线化,提升农村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确保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智慧党建建设,深化农村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化建设,丰富党建信息化综合平台功能,加快基层党组织“上云”,夯实农村党建基础。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