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关于预付款的模式,张近东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有一次,他给春兰一次打款5000万,身边的人夸张地回忆说,当他在支票上签字时,手竟然有些发抖,浑身大汗淋漓。
这就是90年代,一个空气中混杂着江湖豪气的年代,中国的商人们之间好像有一种兄弟般的感情,他们又都有着赌徒般的野心,坚信搏一把就能闯得出来。
但,转念想想,这又怎么可能呢?就像村上春树描述1Q84时那样--“周围的一切都在变,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崇尚利益的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朋友。
1993年,张近东和南京八大商场之间的矛盾公开。在一次公开场合中,当主持人报到张近东的名字时,南京八大商场的家电总经理选择了集体退场。
“当时我的感觉是震惊,第一次体会到商战的可怕,原本称兄道弟的人忽然那么对你--一般人很难接受的。”多年以后张近东回忆起这一幕,不知道语气会不会平淡一些,他那标志性的沙哑的喉咙,就是在那一年落下的。
那是真正的商战。
双方宣战后,谁都没有放过彼此,张近东接二连三在媒体上投放了一些赤裸裸的广告,比如他让人设计了一副“后羿射日”的广告,暗示苏宁可以把八大商场像太阳一样一个个射下来,后来又推了一则广告,广告上苏宁骑着一匹战马,挥刀把八大商场斩于马下。
那时候的张近东带着令人诧异的狠劲,可是很奇怪,他的转变也很快。几年之后的1999年,当苏宁从空调批发商转型做电器商场,准备在南京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淮海路上,开出苏宁电器的第一家门店的时候,在同样遭遇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手下的人设计的开业广告语是“淮海战役在淮海路打起”,而张近东却悄悄地改成了“到今天的苏宁来看一看”。
1993年的苏宁是狂妄的,而1999年,在经历了家电市场的反复恩怨交恶后,36岁的张近东有了另一种的气度--从被家电厂商奉为座上宾,到被无情抛弃,再重回盟友关系,这一路的人情冷暖,或者只有张近东自己心里真真切切地清楚。
作为一个外界观察者,我们愿意相信这样一个结论:90年代的后五年,是张近东真正理解了商业真谛的五年。
这一定是和社会的进程是相关的,在1995年以前的10年里,有86%的中国人觉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仅有4%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变差了”,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这样写道。
可是从那以后,认定“今不如昔”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在城市里,大约六分之一的人感觉生活水平提高不大,另外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人感觉生活水平下降。”从这些精确的数据中,得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是:1995年是中国人生活道路上的一个分水岭。
“短缺经济”失灵了。政府当年的统计报告说有600多种商品供大于求,朱镕基甚至干脆说,“没有不多的”。
空调电器也一样。批发生意一方面面临厂家的渠道重建,另一方面单一的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出现了不匹配--张近东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这远比和当年八大商场的竞争情况更糟糕,张近东需要面对的是对自己的革命,后来的故事成为了苏宁之后转型的力量源泉--张近东拍着桌子给自己的老伙计们下死命令,对内他用权威推动了转型,对外则争取了相对较好的发展环境。
这一点,和后来张近东在面对互联网汹涌的浪潮时,采取的策略是何其的相像。
4
1998年,北京的中关村,24岁的刘强东租下了4平米的摊位,一年后马云创办了一家名为“阿里巴巴”的B2B网站,太平洋彼岸的谷歌也在1998年创立,当时谷歌还籍籍无名,雅虎才是硅谷的明星,而百度则要在2000年才成立。
1999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全球顶尖跨国公司的老板们坐着私人飞机来上海参加《财富》论坛,论坛的题目叫“中国--未来的五十年”。这是一个夸张的主题,李光耀就说,“要想预测中国未来五十年将要发生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是的,谁又能预测到,在结束了黄金般的90年代后,张近东会迎接一场新的挑战,对手是来自凶狠的潮汕商帮黄光裕。
史玉柱谈营销:脑白金送礼概念是从老太太那儿聊来的 史玉柱:普通人想逆袭,看这五点就够了! 本文本文摘自《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作为商业奇才 史玉柱在近几年略低调 但重读其营销心得 依然精辟深刻 另,本文不是标题党 不管是对创业还是普通人致富 这五点思考都极有意义 请君认真...【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