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革中的新机遇
1.金融力量介入,收并购凶猛,行业开始集中
市场的分化态势,打破了多年以来百货业温水煮青蛙的常态。行业的整体低估值为优势企业带来了收购中小型或区域型百货公司,完成全国布局的机会。百货业有希望借助此轮优胜劣汰打破诸侯割据的困局,实现规模效应。
数据来源:华泰联合证券、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2.线上线下再平衡,百货迎来突围机会
随着互联网流量增速的下滑和用户数量的趋稳,线上流量的蛋糕已经再难做大,而流量的争夺战争却在不断升级。线上流量的获客成本已经从几块钱飙升到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元。电商市场的增长率从2013年开始大幅下滑,红利期结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平台上的商户间竞争加剧,推广费用高企。据统计淘宝上成熟店铺推广成本平均占销售额的15%,新开店铺则接近50%,已经高于实体商业的租金占比。线上线下重新平衡,百货业迎来突围机会。
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回归理性,线下回流趋势明显。电商轰轰烈烈、高歌猛进的几年引发了实体商业的集体焦虑,迫使其走出舒适区积极探索突围,前几年的模式和门店业态调整,都将逐步释放。
数据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3.活用数据沉淀,布局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较于购物中心,百货离消费者的距离更近,拥有更加庞大和精细的数据沉淀。集中收银模式使得百货公司能够获得深入品类的商户销售数据。同时,由于百货公司能够联动全场商户,为会员提供实在的消费福利,往往能够保持更高的会员活跃度。随着Wifi、智能终端、ibeacon等数据获取及分析技术的成熟,运营者将有机会获得集用户信息、线上线下行为轨迹、场内外消费数据为一体的精准数据库。一方面,能够降运营低成本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精细的消费记录能够为运营者,提供以审美为基础的社群细分依据。基于价值观的情感交互将会进一步绑定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其更为紧密。运营者则将有机会为其匹配更加多元的商业服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4.借本土品牌的兴起重构供应链格局
品牌的丰富多元是百货业实现差异化的前提,近几年我国市场对外来品牌的消费开始趋于理性,在文化自信的大浪潮之下,本土品牌的价值被重新推上历史舞台。时尚媒体日趋成熟,淘品牌的爆发也完成了对服装加工和生产体系的检验和提升,各类会展及时装周蓬勃兴盛,产业链趋于完善。2011-2015年本土设计师品牌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6%,已经超过奢侈品和快时尚。充满生机,但还未成熟的品牌环境为百货业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在供应端重新布局的市场机会,有望借助此次本土品牌的崛起重构供应链格局。
数据来源:CIC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