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央广网记者郑少纯前往佛山市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实地探访,深入了解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防控情况。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014例,其中顺德区报告3627例,均为轻症。这一数字表明,尽管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防控工作不容松懈。
在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的病区内,记者看到医院已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应对疫情。病区入口安装了防蚊门,病房门口和窗户上加装了防蚊网,病床上还放置了蚊帐,以减少患者被蚊虫叮咬的风险。此外,病区内还增设了多个灭蚊灯,以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医院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一位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于20日出现红疹症状,并伴有发热和关节痛。“当时测量体温是37.5℃,发烧的时候会伴随关节痛。”他补充道,入院治疗后相关症状有所缓解,等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后就可以出院。这一案例反映出患者在感染后通常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尤其是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留观区,记者看到有患者正在进行信息登记、采血、缴费以及办理入院手续。留观区内还设置了物资供应区,放置了巧克力、点心等食物和饮品,并准备了根据基孔肯雅热“湿热侵袭”病症特点调配的具有清热祛湿、缓解不适功效的中药茶饮。这些细节安排不仅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疫情防控中的实际应用。
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主任万水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医院为基孔肯雅热患者备有约三百张床位,目前收住院的患者均为轻症。“基孔肯雅热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医院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住院期间,我们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患者转阴后方可出院。” 万主任的发言表明,尽管缺乏特效药物,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根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的建议,市民应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安装纱门纱窗等。同时,环境清理也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包括清空积水容器、清理沟渠、勤换水养植物的水、严密加盖储水容器、妥善处理垃圾等。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地,从而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公众应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外出,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使用有效的驱蚊产品,并在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以减少汗味吸引蚊虫。此外,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以便尽快得到诊治。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蚊媒疾病的传播风险也在不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已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科学预防,共同构建坚实的公共卫生防线。
基孔肯雅热疫情在佛山持续扩散,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阶段。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环境整治和医疗救治,有望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保障市民健康。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