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再次公开表示,自己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并称其政策“一团糟”,甚至威胁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货币政策。这一言论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300美元/盎司,美元指数跌破三年低点。然而,法律界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解雇权”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存在重大争议。
特朗普的强硬表态与市场反应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言,鲍威尔“早就应该像欧洲央行一样降低利率”,却“太迟又犯错”,并强调“如果我想让他下台,他马上就会走人”。这一言论与白宫内部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财长贝森特曾私下警告,解雇鲍威尔可能破坏金融市场稳定,但特朗普的公开施压已导致美国股债汇三杀,投资者担忧美联储独立性被削弱。
法律争议:总统是否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
根据《联邦储备法》,总统仅能在证明美联储主席存在“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等法定事由时,经国会2/3票数通过解除其职务。政策分歧本身不构成合法理由,而特朗普与鲍威尔在利率政策上的分歧恰恰属于此类范畴。此外,1935年“汉弗莱案”确立了总统对独立行政机构官员的有限解雇权原则,即国会可通过立法或司法程序限制总统的干预。目前,最高法院尚未支持特朗普的立场,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歧,参议员肯尼迪明确反对干预美联储独立性。
鲍威尔的强硬回应与政治博弈
鲍威尔多次公开捍卫美联储独立性,称“总统无权解雇或降职我及其他美联储高层”,并强调其任期将持续到2026年5月。他甚至表示,若特朗普在卸任后试图解雇自己,也将面临法律和政治上的双重阻力。这种“硬刚”态度背后,是两人在货币政策上的根本分歧:特朗普希望通过降息刺激经济,而鲍威尔则坚持渐进式调整以避免通胀失控。
市场动荡与经济隐忧
特朗普的言论直接冲击了市场信心。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跌,通胀预期飙升,而美联储官员的政策调整成为焦点。黄金价格因避险需求激增而创历史新高,但随后特朗普表态“无意解雇鲍威尔”后,市场情绪有所缓和。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引发市场动荡,例如加州已起诉其政府,要求停止对华关税政策。
历史先例与未来风险
尽管特朗普多次声称有权解雇鲍威尔,但历史上从未有总统成功干预美联储主席的任命。2018年特朗普曾因鲍威尔拒绝降息而不满,但其顾问承认解雇鲍威尔在当时就“非常困难”。如今,随着鲍威尔的任期接近尾声,特朗普可能通过提名新理事或推动国会修法来施压,但这一过程将面临两党制的阻力。
国际影响与美元霸权
特朗普的政策目标不仅限于国内经济,还涉及全球金融格局。他试图通过控制美元互换额度机制,对目标国家施加金融压力,以换取贸易谈判中的让步。然而,鲍威尔通过支持其他国家金融稳定的行为,已让特朗普的计划受阻。这种博弈可能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甚至引发新一轮资本外流。
权力与法律的博弈
特朗普的“解雇宣言”本质上是一场政治与法律的较量。尽管他试图通过舆论施压和行政手段干预货币政策,但美联储的独立性根基深厚,且国会和司法系统可能成为其阻力。未来,鲍威尔的任期结束后,美联储的权力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而这场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向。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