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鲁比奥(Anthony Rubio)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外长会期间,正式宣布他正筹备与中方举行会晤。这是鲁比奥自今年1月就职以来,两国外长首次进行面对面的正式会谈。此次会晤若顺利进行,将标志着中美关系在紧张局势中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对话与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鲁比奥在东盟外长会上表示,他正在积极筹备此次会晤,并希望能够在此次会议期间与中方代表进行交流。他提到:“我认为我们正在推进此事,或许我们会见面。” 这一表态表明,美国政府正试图通过高层对话来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寻求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稳定的合作框架。
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多次波折。从2023年6月王毅与布林肯的会谈,到2024年6月王毅与沙利文在马耳他的战略沟通,再到2024年7月王毅与布林肯的再次会晤,中方始终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而美方则在“印太战略”等议题上持续施压,试图在亚太地区扩大影响力。此次鲁比奥与中方的会晤,可能正是美方试图调整策略、寻求务实合作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晤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6月,新加坡外长维文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举行会晤,讨论了美新关系、东盟合作等议题。这表明,美国正在通过多边机制加强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联系,同时也试图通过高层对话来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鲁比奥此次与中方的会晤,或许也将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高层对话往往在双方关系处于低谷时尤为重要。例如,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两国元首通话后,两国开始准备两国外长河内会晤,这是中美高层在事件后的首次直接接触。那次会晤不仅增进了双方互信,也为后续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如今,鲁比奥与中方的会晤,或许也将起到类似的作用。
此外,2023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与中方防长会晤,引发了美方的表态,称这是“个人行为,不代表白宫立场”。这一事件表明,中美高层之间的互动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外交博弈。而此次鲁比奥与中方的会晤,虽然尚未明确双方的具体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双方将围绕中美关系、亚太安全、经济合作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2024年6月,吴心伯在《大趋势与小周期作用下的中美关系》中指出,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以加强对话与交流、谋求稳定与缓和为特征的小周期。中方积极利用这一机遇,推动中美关系企稳向好。而此次鲁比奥与中方的会晤,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双方都希望通过对话来管控分歧,推动合作,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然而,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此次会晤的成果将取决于双方的诚意与执行力。正如2024年7月王毅与布林肯的会谈中所强调的,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点,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因此,双方需要在对话中展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与建设性,才能真正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此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筹备与中方会晤,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将有机会在多个领域展开对话与合作,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尽管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这一高层互动无疑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希望。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