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柏林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共同会见记者,并就中欧关系中的关键议题作出回应。针对欧盟企业对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关切,王毅明确表示:“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他强调,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是各国行使主权和履行国际义务的正当举措,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王毅还指出,只要欧洲企业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其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此外,中方主管部门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速通道”,以确保其供应链的顺畅。
近年来,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之一,对中国的稀土供应高度依赖。然而,随着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管控日益严格,欧盟试图通过施压中国放宽出口限制,以缓解其对中国的依赖。然而,王毅此次在柏林的表态,无疑向欧盟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且不可动摇的。
在此次会谈中,王毅还强调了中欧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他指出,中欧建交50年来,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尽管当前中欧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王毅认为,只要双方坚持对话与合作,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点。他特别提到,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未向俄罗斯提供军援,这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公正与平衡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不容忽视。中国拥有全球约70%的稀土生产能力,并且在稀土加工、提炼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欧盟试图通过施压改变中国政策,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稀土资源的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积极寻求应对稀土短缺问题的策略。一些欧盟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例如,德国计划在今年冬季推出修订后的原材料战略,其中将包括稀土供应的保障措施。然而,这些举措能否真正缓解欧盟的稀土危机,仍需时间检验。
王毅此次在柏林的表态,不仅回应了欧盟对稀土问题的关切,也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中欧之间不应因分歧而对抗,更不应将彼此视为敌人。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中欧有望在稀土、新能源、绿色能源等领域实现共赢。未来,随着中欧高层对话的持续推进,双方在稀土问题上的分歧有望得到妥善解决,从而推动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