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揭露市场用“鬼秤”遭匕首威胁,维权路遇重重阻碍

2025年07月03日 13:21:01  来源:综合
 

  近日,多位打假博主在多地海鲜市场遭遇“鬼秤”事件,不仅商家作弊手段隐蔽,更出现市场管理方暴力威胁、抢夺手机等恶劣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连云港到南京,从黄金回收店到菜市场,这一系列事件暴露出市场监管的严重漏洞与部分商户的嚣张气焰。

  连云港“鬼秤”风波,博主手机被抢

  2024年5月,知名打假博主“狂飙兄弟”在连云港海鲜市场探访时,发现商家使用改装电子秤,通过长按按钮调整重量,导致顾客多付钱款。当博主试图曝光时,商家不仅没收秤具,还暴力抢夺其手机,甚至联合围堵阻止其离开。市场管理方在事件发生后要求博主删除视频,态度强硬,甚至威胁报警。最终,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涉事商户许某某被罚款3万元,市场主办方因管理失职被罚款35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行政拘留。

  南京市场冲突升级,顾客报警无果

  2024年5月,南京某海鲜市场因“鬼秤”问题引发冲突。顾客在购买鱼时发现秤具异常,摊主承认故障但拒绝复称,市场管理方却态度嚣张,不仅不协助解决问题,还对顾客进行语言和身体威胁,甚至要求其报警。尽管顾客报警,警方介入后仍无实质进展,事件最终以顾客无奈离开告终。

  黄金回收店“鬼秤”事件,处罚力度空前

  2024年6月,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黄金回收店“鬼秤”事件展开调查。博主曝光称,31克黄金仅称出15克,价值近万元。经查明,该店使用加装芯片的计量器具,破坏准确度,导致贵金属收购严重失真。监管部门当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处以顶格罚款22000元,并将该店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福州农贸市场“鬼秤”泛滥,举报奖励机制启动

  2024年5月,福州前锋农贸市场内摊贩使用“鬼秤”现象频发。为遏制此类行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推出高额举报奖励政策,最高可获100万元奖金,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然而,商户仍试图铤而走险,市场管理方需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唐山市场整顿行动,智慧秤成监管利器

  2023年9月,唐山盛华海鲜市场因“鬼秤”问题引发投诉后,市场开办方下定决心整改。他们与厂家合作定制不可调节的智慧秤,并对违规商户实施“零容忍”政策:凡使用非定制秤具者,罚款500元;商户被联合围堵时,顾客投诉量激增,商户被迫拉黑辱骂电话,但客流量仍大幅下滑。

  网络戾气整治行动,清朗网络空间成共识

  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打击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尽管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整治“鬼秤”问题,但部分商家仍通过改装秤具、联合围堵等方式逃避监管。网友呼吁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倡导绿色消费,共建诚信市场。

  乌鲁木齐突查行动,市场局拆除多个“鬼秤”

  2023年8月,乌鲁木齐市场局联合行动,成功拆除多个“鬼秤”设备,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行动表明,只要执法到位,违法行为终将被遏制。然而,部分商家仍试图通过涨价转嫁成本,如连云港海鲜价格因“鬼秤”事件上涨两到三倍,引发公众不满。

  黄金“鬼秤”事件后续,诚信经营成唯一出路

  2024年6月,安徽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黄金回收店“鬼秤”事件作出最终处罚,商户被罚款并列入失信名单。这一案例再次证明,诚信经营是商家生存的根本。消费者呼吁,监管部门应持续高压打击“鬼秤”行为,同时提升市场透明度,让“鬼秤”无处遁形。

  法治与诚信并重,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从“鬼秤”到暴力威胁,从黄金回收到海鲜市场,这些事件反映出部分商家的短视与市场的监管缺失。然而,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强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市场秩序正在逐步改善。未来,唯有以法治为剑,以诚信为基,才能真正斩断“鬼秤”产业链,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