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公主:来中国像回家,源于她与中国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2025年06月30日 15:38:2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柬埔寨公主诺罗敦·珍娜近日再次以“中国行”为主题展开文化交流活动,她在中国的每一次停留都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位柬埔寨王室成员自幼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不仅精通中文,还多次参与中国文艺演出。2025年6月,她在北京深圳两地举办活动时,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让观众误以为她是地道的中国姑娘。这种对中国的亲近感,源于她与中国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珍娜公主的中国情结始于童年。她随家人1982年首次访华时,便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家中摆放的中式花瓶、国画、书法作品,以及她对中国美食的热爱,都成为她与中国连接的纽带。她曾表示:“中国文化厚重而有力量,无论是音乐、美食还是节日习俗,都让我受益匪浅。” 这种情感延续至今,她不仅在柬埔寨推广中国文化,还通过《沂蒙山小调》等作品让中国民歌走向世界。

  在政治层面,珍娜公主与中国高层保持密切联系。她曾多次陪同柬埔寨太后莫尼列访问中国,见证中柬友谊的深化。2025年4月,莫尼列太后获颁“友谊勋章”时,她感慨道:“中国就是你的第二个家,欢迎时到中国来。” 这种跨越国界的信任,也体现在珍娜公主的日常互动中。她与中国领导人合影、参与外交活动,甚至在2020年首次访华后成为“中国常客”,频繁往返于两国之间。

  珍娜公主的个人生活同样与中国紧密相连。她的女儿波尼塔·诺罗敦在北京出生并留学,延续了家族与中国的情感纽带。她本人也曾在深圳大学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中国生活,用中文创作内容,成为中柬文化交流的桥梁。这种“归乡”般的体验,不仅体现在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更体现在她对中国普通人的亲近。她曾在中国街头与市民互动,品尝地道美食,甚至被深圳市民亲切称为“公主”。

  在文化传承方面,珍娜公主的行动具有示范意义。她不仅推广柬埔寨传统艺术,还主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2025年,她在北京参与《沂蒙山小调》演出,用中文献唱,让中国民歌在柬埔寨焕发新生。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也体现在她对教育的重视。她曾表示,柬埔寨王室成员到中国留学已成为常态,如其姐姐毕妮咖公主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她本人则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中国故事。

  珍娜公主的“中国情结”也反映了中柬关系的深层纽带。自1958年与中国建交以来,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在中国生活近40年,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这种历史渊源,让珍娜公主的“中国行”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两国友谊的延续。她曾说:“中国就像柬埔寨的大姐姐,我们太想念中国了。” 这种情感,也体现在她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中。例如,2024年爱尔兰夫妇从柬埔寨返回中国时,直言“中国食物让我们爱上了”,而珍娜公主的中国行则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展望未来,珍娜公主的“中国行”将继续深化。她计划进一步推广柬埔寨传统艺术,同时探索更多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正如她所说:“中国是我最温暖的家,而柬埔寨是我的根。” 这种对中国的热爱,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整个中柬两国人民。在她的努力下,中柬文化交流的桥梁将更加牢固,两国友谊的纽带将更加坚韧。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