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蓝色预警:多省份大到暴雨,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类似暴雨事件可能更加频繁

2025年06月27日 07:30:59  来源:综合
 

  中央气象台于2025年6月23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两天(6月23日至24日),全国8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其中贵州、四川南部、重庆、湖南西北部等地局地伴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预警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涉及区域包括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多地需提前做好防洪排涝准备。

  此次暴雨过程与近期气候异常密切相关。根据气象部门分析,受江淮气旋和季风叠加影响,南方地区持续受暖湿气流控制,导致降水频繁且强度大。例如,2025年5月22日发布的特大暴雨预警中,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已遭受严重降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此次预警再次提醒公众,需警惕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及交通中断等次生灾害。

  针对此次暴雨,中央气象台及地方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防御指南,政府需组织人员排查城市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学校和幼儿园应暂停户外活动,保障学生安全;交通部门需加强道路巡查,及时疏导积水路段。此外,农业部门也呼吁农民加固大棚、转移低洼地带牲畜,防止农田被淹。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暴雨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8月6日,中央气象台曾发布14省份大到暴雨预警,覆盖范围更广,但此次预警更聚焦于南方地区,尤其是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相比之下,2023年4月3日的预警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这表明,随着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增加,暴雨预警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可能呈现动态变化。

  公众在应对暴雨时需特别注意安全。首先,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远离广告牌、树木等易坠落物;其次,驾驶人员应减速慢行,避开积水路段,防止车辆被水冲走或发生侧翻。此外,居民应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降雨量和水位变化,必要时可提前撤离至安全地带。

  从历史经验来看,暴雨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24年8月15日发布的预警显示,南方27个省份已因洪涝灾害导致3020万人受灾,部分地区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因此,此次预警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预警,更是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警示。各级政府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救援力量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专家建议,公众可通过“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获取实时天气信息,同时关注当地气象台的权威发布。对于长期居住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居民,应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此外,社区应组织志愿者队伍,协助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转移至安全区域。

  此次暴雨蓝色预警再次凸显了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的放大效应。未来,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类似暴雨事件可能更加频繁,防灾减灾工作需提前布局。政府、企业与公众需形成合力,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全民参与,构建更加完善的防灾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坚实保障。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