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共8万余元 暴露免密支付功能背后的安全隐患

2025年04月04日 13:28:51  来源:综合
 

  2025年4月4日凌晨,河南省郑州市的张女士发现其苹果账户在短短不到三个小时内被盗刷162笔,总金额高达80868元。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暴露了免密支付功能背后的安全隐患。

  张女士表示,她在凌晨2:50至5:51之间醒来时,发现账户异常活跃,大量资金被转出。她立即尝试联系苹果客服,但对方表示需要用户本人认证才能处理相关问题。然而,当不法分子试图继续盗刷时,由于张女士设置了支付限额,第二笔交易未能成功完成。

  据山东纳源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军伟介绍,类似案件并不罕见。他指出,许多受害者在凌晨时段遭遇盗刷,因为此时大多数人处于深度睡眠状态,难以及时察觉异常。而犯罪分子则利用这一时间段集中进行盗刷操作,导致损失金额巨大。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免密支付功能安全性的质疑。免密支付虽然便捷,但其安全性却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主要漏洞之一。许多受害者反映,他们的账户被盗刷后,苹果公司客服的处理态度消极,甚至拒绝冻结账户或退款。例如,有用户反映,尽管苹果客服承诺会冻结账户,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部分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例如,宁波一名用户郭兵因苹果账户被盗刷数千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苹果公司赔偿损失。目前,该案件已立案并进入司法程序。然而,维权过程并不顺利,许多用户反映苹果公司推卸责任,甚至以“恶意退款”为由拒绝赔偿。

  专家建议,为降低被盗刷风险,用户应尽量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并避免在多个平台使用相同的支付密码。此外,开启双重认证功能也是保护账户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用户反映双重认证并未完全杜绝盗刷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苹果账户被盗刷的案例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仅2024年就有超过700名用户报告其Apple ID被盗刷,涉及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犯罪分子通常通过“撞库”等手段获取用户账号信息,并利用免密支付功能进行盗刷。

  苹果公司对此问题的回应却显得消极。尽管公司曾表示会采取措施加强账户安全,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的改进措施出台。消费者协会也呼吁苹果公司尽快完善安全机制,并对受害用户进行赔偿。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公众,在享受便捷支付服务的同时,必须提高警惕。专家建议,支付平台应加强对免密支付功能的安全管理,并增加指纹或面部识别等多重验证机制。同时,用户也应定期检查账户活动,并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支付权限。

  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事件再次暴露了移动支付领域的安全隐患。如何平衡便捷性与安全性,将是未来支付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