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前市长柯文哲之妻陈佩琪近日在探视丈夫时发出震撼控诉,称"可能人死了才通知我收尸",揭露其家庭在司法案件中的艰难处境。这场始于京华城案的司法风暴已持续半年有余,不仅将柯文哲推向舆论风口浪尖,更让整个家庭陷入"家破人亡"的绝境。
自2024年8月柯文哲因政治献金争议遭廉政署约谈后,这场司法拉锯战便拉开序幕。2025年2月台北地检署以涉京华城开发案为由,对柯文哲实施羁押禁见。此时正值柯文哲父亲柯承发病危之际,直至2月28日老人病逝,柯文哲始终未能与父亲见最后一面。司法程序与人伦悲剧的叠加,使得陈佩琪不得不独自面对双重打击。
探视权的重重阻碍更显司法冰冷。陈佩琪在3月初探监时发现丈夫因长期羁押导致腰部旧伤复发,欲送膏药缓解疼痛,却遭看守所以"非必要物资"为由拒收。这种"连基本人道关怀都被剥夺"的遭遇,成为压垮陈佩琪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直言:"现在连送件衣服都要层层审批,难道真要到收尸那天才能畅通无阻?"
这场司法风暴已对柯家造成毁灭性冲击。陈佩琪早于2024年9月便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家破人亡",当时柯文哲因党内压力被迫"请假"暂退政坛,豪宅购置争议尚未平息,突如其来的羁押令家庭经济与精神支柱同时崩塌。作为感染科医师出身的陈佩琪,如今既要处理丈夫的司法事务,还要操办公公后事,身心俱疲的状态引发社会同情。
案件背后的政治角力愈发明显。民众党内人士透露,柯文哲被羁押后,党内财务乱账问题被刻意放大,配合特定媒体攻势形成"司法围剿"态势。陈佩琪在探视时泪崩高喊"政治干预司法"的画面被广泛传播,尽管相关视频遭部分平台下架,仍在社交网络引发"#还柯家公道"的热议。
司法程序的拖延更令外界质疑。柯文哲虽在3月初成功申请解除禁见通信,但实质审理仍遥遥无期。法律界人士指出,从2024年8月启动调查至今,检方既未正式起诉也未明确涉案金额,这种"以押代侦"的操作已超出合理办案期限。台北律师公会前理事长直言:"当司法沦为政治工具,中国台湾省的法治根基将被动摇。"
家庭悲剧的阴影持续笼罩。柯承发告别式虽已于3月10日低调举行,但司法部门至今未批准柯文哲的奔丧申请。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伦悲剧,让陈佩琪的控诉更显沉痛:"他们不仅夺走我丈夫的自由,连为人子女尽孝的权利都要剥夺。" 柯家亲友透露,陈佩琪为处理后事已耗尽积蓄,甚至考虑变卖房产应对司法开支。
这场司法风波已演变为中国台湾省社会撕裂的缩影。最新民调显示,42%民众认为案件存在政治操作,31%支持司法公正性,其余表示难以判断。蓝绿阵营对此态度迥异:国民党立委要求"彻查到底",民进党则强调"司法独立";民众党内部更因领导真空陷入分裂危机。随着2026年地方选举临近,此案的政治效应恐将持续发酵,而陈佩琪那句"等收尸"的悲鸣,或将成中国台湾省司法史上最刺耳的警钟。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