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纪委在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披露了一则重要消息:在会议召开当天,共有10名干部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事件再次表明,江西省在反腐败斗争中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同时通过政策感召力促使更多干部主动投案。
江西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投案的10名干部来自不同岗位和层级,包括一些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他们主动投案的原因,既有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也有对组织宽严相济政策的信任。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纪法宣传、完善制度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强大震慑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10名干部的主动投案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不断深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精准规范的处置方式,既打击腐败分子,又挽救了部分违纪违法干部。例如,在处理主动投案的干部时,纪检监察机关会综合考虑其动机、态度、现实表现等因素,做到宽严相济、精准施策。
江西省纪委还强调,主动投案是违纪违法干部的唯一正道。只有如实交代问题、认罪悔罪,才能争取从宽处理。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也展现了组织的宽容和挽救之心。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所指出的,“主动投案”已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高频词,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此次投案的10名干部中,有的是因长期积累的违纪违法行为被发现后主动投案,有的则是受到身边典型案例的警示后选择自首。例如,万载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清华在警示教育大会后主动投案,他坦言自己曾因权力欲望迷失方向,最终选择向组织坦白错误。类似案例在江西省并不鲜见,这表明反腐败斗争的震慑力正在逐步显现。
江西省纪委还特别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投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而对于妄图通过假投案逃避审查的干部,则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此次10名干部主动投案的事件,再次证明了江西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和显著成效。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