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2020年05月14日 22:27:08  来源:中网资讯书画
 

  【中网资讯书画消息】老子《道德经》或称《五千言》,是一本玄奥精深、文约义丰的经典之书,德国杰出学者尤里斯.葛尔曾这样评价《道德经》:“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

  那么,通过画笔把《道德经》给展现出来又是何种景象呢?在北京的一间书画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近200米长的大型画作八十一幅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作品,它的作者是知名画家仲泊游。与其聊起这些作品,仲泊游表示,他自八十年代就研读老子《道德经》并把此书当做从事艺术创作的“大画论”座右铭,经过数年探寻、多年构思,现在终于把《道德经》以画作形式呈现出来。这批作品画幅宏大,水墨淋漓,宇宙山水,神秘之境,体现了远古的哲人对天地宏宇的探寻之境。阐述了画家对经典的解读,以及用画笔诠释了老子的经典意境。

  在征得画家的同意后,应画家要求,这批《道德经》画境长卷作品以局部画作刊发,并配以简略的白话文字,以飨读者。  

  道存在恍惚之中,有可见的形象,隐微幽暗中,内含有万物的本质。充满信实,从古至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遵循着万物萌生的状态,就是依靠这个道。

  

  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见功,自以为贤能的人,反而不能当首长,从道的角度看,这些自我炫耀的行为,大众厌恶它,而有所追求上进的人,决不会这样做。

  

  委屈反能保全,低洼反而积满,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能迷惑,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名声显扬。不自我显露,所以才能自明。正因为与人无争,所以没人和他争。这些都归功于无为而为的道。

  

  少言施政合乎自然规律,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天地的狂风力量不能长久,何况人呢,能依照道德规范办事的人,就和道德相合,反之,违背德的人,也就失去了道。

  

  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产生,无声、无形,独立而永恒不变。可看作天地的母亲,起名为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人就是其中之一,人、地、天取法道的本源---自然。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君子行进,不离开他的车辆,虽有荣华壮观,却超然物外。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君主,以轻浮躁动治理天下,轻浮丧失了根基,躁动丧失了主宰的地位。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没有差错,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门闩。圣人善于救助人,从不废弃人,不抛弃有用的东西,所以以善人为师,恶人则是善人引以为戒的借鉴。

  

  知其强壮,守其柔顺。甘作天下的溪流,与恩德同在,使人回归纯真婴儿状态。深知荣耀,却安守卑辱,甘处天下的低谷。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愿作天下的典范,永恒的德就不会有失误,又回归为无穷无尽的道。

  

  取得天下而强行治理他,我看达不到目的,天下是神圣的器物,强行治理会败坏它。强行控制会丧失它。世间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气缓、有气急、有坚强、有衰弱,因此圣人只顺乎自然,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和骄恣的东西。

  

  道不是靠武力逞强天下,士兵经历的地方,荆棘丛生,善用兵的取得胜利就罢了,胜利了不要骄傲,不要自大,不要夸耀,这叫取胜而不逞强,凡气势雄壮就会走向衰老,不合乎道的很快败亡。

  

  仲泊游在书写《道德经》作品

  (文\任柯;注释\仲泊游)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