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自主品牌车企难靠新能源车翻身:成本高技术低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7-03 14:49:14

  (汽车频道 刘博)受合资品牌汽车价格下降和渠道下沉的影响,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连续9个月下降。各自主车企纷纷转而发力新能源车,希望借助新能源车实现“突围”。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有形汽车分会会长苏晖,以及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林逸做客动车领域,其实新能源汽车有很多方面。比如最适合中国实际的是混合动力车,因为它最普及技术也最成熟,像一汽完全可以把混合动力汽车做得非常好,完全做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国家政策仅支持纯电动汽车,所以只能说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大方向战略是对的,但路径是错的。

  北汽副总工程师:价格是新能源车市场推广敏感因素

  林逸介绍到,北京市目前电动汽车的政策叫桩随车走,车企负责给私人购买电动车的客户在家里安装充电桩,安装充电桩的费用还需要车企来承担。因此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现在需要卖一辆电动车还搭一个充电桩,这个不是经济账,主要还社会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场地问题。北京现在保有540万辆车,据北京有关部门的统计,停车位只有两百多万个,有一半现在的传统能源车还没有停车位,要从这当中挤出空间来给新能源汽车,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充电桩安装难题之外,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过高也成为普通消费者放弃购买的主要原因。对此问题林逸表示,新能源车价格主要就贵在电池上。按照目前中国市场上动力电池的价格,每度电的容量成本要达到2000到4000元。一辆车现在如果追求续航里程,起码需要30度电,成本最少6万,最多到12万,也就是说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钱就要12万。北京汽车的做法是,一方面是通过批量增加来降低电池的成本,从国内现在的状况看,最近五年电池成本大概能降到三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产量增加,电池成本再下降,但仍远未达到市场预期。(中新网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