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银行业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来源:上海金融网 时间:2015-09-11 12:17:51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85.9亿美元,同比新增29.5%;新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1786个,合同总金额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9.6%。

  应该说,“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经济战略,无论是针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还是针对国内沿线地区的投资,都将催生出巨大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于有效摆脱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促进经济“调结构、稳增长、重升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各银行机构而言,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金融服务机遇,既为摆脱现今利润增速持续下滑的困扰,提供可借鉴、可实施的全新选择,又为突破银行业自身业务创新的束缚,创造出极其难得的重构机遇,更为具有银团服务优势的银行营造广阔的服务空间,带来客户群体重新培育的战略机遇。可以预见,各家银行机构一旦错失这一国家战略给予的“金融蛋糕”,自身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也就为期不远。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层次与水平将不断提升,国外企业“走进来”的速度、质量、效率将不断提高,这就为银行业推进业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兴市场空间、客户群体和服务领域。各家银行是墨守单纯信贷投放的固有模式,还是创新实施多功能、多渠道、多体系的金融综合服务,从经济金融角度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使实劲、倾真情,以务实精准的金融服务巧妙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则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亦需要做足帮扶金融机构融入“一带一路”的功课,从前瞻性思维、立体性谋划、高质量运作的高度入手,给予银行业科学有序的引导以及相应的多项配套政策。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要想抓住“一带一路”这一重大经济战略的历史性机遇,银行业不仅要摒弃饮鸩止渴的短视思维使出抓铁留痕的韧劲,还要组建政治、经济、产业、外贸等方面的智囊团队,开展全方位的实地调研,多方聆听政府、企业高管层的意见建议,更要借鉴西部大开发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出台和实施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便推广的长远金融服务规划。找准贴紧与政府、企业的“服务标签”,尤其要积极与境外代理银行开展业务联动,通过构建涵盖结算、融资、清算、国际市场研究等多品种、多币种、多渠道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营商咨询、信贷融入、投资并购、理财避险、全球现金管理等“软硬服务”的能力,为国内企业及沿线国家的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智力支持,助其精准延伸产业链和贸易链。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产业效应和品牌效应将更加凸现,各家银行应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及时掌握“走出去”和“走进来”的第一手信息,找准金融着力点,开创业务发展新格局。惟有银行业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参与各级政府的谋划,以“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金融服务精神谋取属于自身的机遇,才是踏上“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新征程的上上之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