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专门对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审批事项、金融支持、境内上市作出规定。对“互联网+”的进一步诠释,有利于电商行业发展。
我国电商行业势头迅猛,促进了创业就业的发展;微小企业生存空间一度被挤压,电子商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缘于政策限制、融资困难、环境不健全等原因,电商企业难以在国内上市,只能转赴海外上市融资,这成为制约电商行业发展的瓶颈。实际上,我国坐拥世界最大的市场,主要客户、市场开发、物流管理等基础业务都在国内的电商企业,却要由国外来检验成绩,这显然并不合理。好在高层意识到问题,及时出台“电商国八条”,这会带动一大片上下游的产业链,将推动实体经济和电商行业的协调发展。
综观“电商国八条”,实则是简政放权的延续,法治环境和公正体系的营造,通过松绑和激励来发掘电商行业的潜力。其中最值得赞誉的是“法无禁止的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未授权的政府部门不能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干预”,这是政府对自身的明确定位。政府管得越多,把审批权牢牢攥在手里,这样反倒会管死一片。政府要做的是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建构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该让市场决定的绝不插手。毕竟商业发展是大浪淘沙的过程,电商行业中的精英人物总会顺应潮流,阿里巴巴等不俗的业绩即为体现。
当前发展电商企业,会让资源实现更加有效的配置;只要懂经营、诚信肯干,微小企业照样能行。以京东等企业发展历程来看,也经过从无到有、充满争议、异军突起的阶段,电商行业颠覆了以往的发展观念,只要把握住市场需求,仍然有无限的可能。
“电商国八条”强心剂效果明显,电商概念股应声而涨。电商发展得到高层关注是好事,后续细化政策和税收优惠措施更值得关注。具体到操作层面,政府要做的是提升网速、降低资费,提供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而非手伸长去管市场;市场更多受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并不会一味迎合领导意图,若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电商即便进军A股也只是昙花一现。
中国股市受政策导向明显,“电商国八条”固然会有立竿见影之效;市场和股市有逐利现象,在狂欢的盛宴之后,有谁认真思考过电商行业的未来?如何避免潮流过后的一片狼藉?
毕竟,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基础的夯实、有力的支撑,线下的大数据开发、物流运输、人力管理等必须跟得上,作为后盾的实体经济也必不可少,多个方面的齐头并进对电商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系知名行政学者,对外经贸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