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经济信息商务局了解到,秀洲区抓住秀洲国家高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获批的机遇,全力抓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做好“加减乘除”法,并把发展“四新”经济作为激发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秀洲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48.1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04.03亿元,完成合同外资7亿美元;成功创建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试点。
产业集群“加”出结构调整新格局
据了解,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比重逐步下降,新兴产业占比稳步上升。去年,纺织等规上传统产业产值为247.2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03亿元和3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7.5%,占全区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3.5%和25.6%。
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业保持较快增长。去年,秀洲智能家居业实现产值52.29亿元,同比增长9.2%。智能家电业实现产值25.63亿元,同比增长22.2%。随着王江泾“智能家居小镇”的持续发展,智能家居的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
秀洲的光伏新能源行业扩张迅速。去年,秀洲区10家光伏新能源企业实现产值51.01亿元,同比增长13.4%。秀洲区光伏小镇入选浙江省十大省级示范特色小镇。
要素集约“减”出资源配置新模式
在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中,秀洲区通过 “五个结合”,开展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退散进集”。去年,全区实施“退低进高”项目38个,合计腾退土地1330.9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涉及企业130家,淘汰织造行业、小印花行业低小散企业190家。
秀洲区逐步完善绩效评价导向性和进一步增强时效性,增加设置企业人才工作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分条款,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
为加强资源要素配置,该区先是组织实施热电联产改造、绿色照明等节能技改工程,共完成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9个。同时,强化项目节能事前评估,继续推行用能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
创新集聚“乘”出区域发展新动能
秀洲区经济信息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秀洲产业特点和全区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装备制造及时尚产业发展趋势,秀洲区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把探索发展 “四新”经济作为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秀洲区成功创建浙江省 “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试点;秀洲区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示范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平台);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智能家居),建立完善秀洲区工业云服务平台、“秀洲微企服”微信平台,依托该平台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创新项目、新产品、首台套设备等各类奖励扶持项目。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小镇,全力推动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融合项目约100个。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秀洲区完善“五定”项目推进机制,建立“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平台支撑、精准服务”四位一体的“机器换人”推进机制,全年列入嘉兴市“五个一批”重点培育项目和市615重点项目的开工率分别达到100%和94.3%。
审批集成“除”出服务优化新环境
为深化代办服务,秀洲区进一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深化审批代办服务,按照企业“跑一次审批办结”和“店小二式服务”的要求,强化软环境建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二是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建立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制度,破解企业难题,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三是全力加强企业培育,连续两年举办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班。2016年,争取工业发展、外经贸等各类政策扶持资金近亿元,惠及企业3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