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距离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宣布合并已过去一年半时间。虽然当时双方约定人员结构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保持各自品牌和业务独立性,但一年半过去,双方在品牌、团队、业务、资本等层面已经与当时的约定渐行渐远。
而今日多家外媒报道称,滴滴又将与其竞争对手优步合并。新浪科技对滴滴快的合并以来双方的变化进行复盘,或许能为滴滴与优步的合并提供一些借鉴。
品牌:保持独立,但快的被逐渐弱化
在品牌方面,双方在合并时宣称保留各自品牌的独立性。
2015年9月9日,在滴滴打车成立三周年也是滴滴快的合并近7个月之际,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和标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随后滴滴还发布了全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在UI风格和功能上都做了改变。
而反观快的打车,自合并之后则鲜有动态。
快的打车上一次的版本更新仍然停留在2015年7月2日
新浪科技在应用商店里发现,快的打车上一次的版本更新仍然停留在2015年7月2日。
快的打车官网的更新也停留在2015年
在其官网也可以看到,快的打车的公司动态一栏也停留在2015年8月17日。
其官方微博也大多在2015年底更新,2016年仅更新一条,而且也是转发滴滴出行的微博动态。
可见从产品和品牌上,快的已经被慢慢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