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鸿海对夏普收购价提至60亿美元

来源:腾讯科技 时间:2016-02-05 20:22:34

      [摘要]夏普社长高桥兴三称,与鸿海已建立起信赖关系,日本政府无需担忧技术泄露。

       2月5日,据日本媒体报道称,处于经营重组期的夏普公司已基本决定接受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即富士康)提出的7000亿日元(约合392亿元人民币,约合60.2亿美元)收购方案,并展开最终协调。

      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周四在记者会上表示,鸿海“拥有很强的零部件采购能力和生产能力,将带来巨大的组合效应”。夏普考虑在约一个月后签署最终协议。

      鸿海方面将出资额从之前的逾6000亿日元进行了上调。与此前呼声较高的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的方案相比,夏普认为鸿海的方案在资金方面更为优厚。由此,创立已逾百年的电器巨头将在外资的扶持下进行重组。

      如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作为外国企业对日企的出资案例,鸿海的注资额将超过1999年法国雷诺集团对日产汽车的出资规模。

      高桥称将出资方“锁定在革新机构与鸿海之间,正进行谈判”,并表示“更倾向于鸿海”。对于自身的经营责任,他表示“不打算简单放弃”,否认会尽快辞职。

      INCJ提出的收购金额约为3000亿日元,方案为剥离夏普主营的液晶业务,使其与自身担任主要股东的中小型液晶巨头日本显示器公司合并。包括其他领域,产业革新机构计划以夏普为契机全面推动产业重组。

      对此,夏普高层出现了“可能导致公司解体”的不满,因而倾向于提供巨额资金、强调整体重组的鸿海方案。据有关人士介绍,高桥在期限内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等进行了不懈的磋商,最终得到“绝对保住(夏普)”的承诺。

      对于日本政府担忧夏普的尖端技术流向海外一事,高桥表示,与鸿海方面自2012年起共同运营位于大阪府堺市的液晶工厂,“已建立起了信赖关系,完全没有发生技术外泄”,认为无需担忧。

      2012年3月鸿海曾与夏普就向后者出资近10%达成资本业务合作协议,但因股价急速下跌而推迟了向夏普的注资。为了防备与鸿海谈判破裂的情况,夏普将继续与INCJ进行磋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