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管理层取消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贷存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的取消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拿来放贷,盈利能力将增加,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则更加容易,商业银行冲时点的揽储大战或将逐渐消失。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贷存比指标所“栖身”的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规避贷存比等监管指标的温床,这些创新行为滋生了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增大了中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
其次,贷存比指标强化了商业银行以“存款立行”的经营模式。因为只有获取更多的存款,才能发放更多的贷款,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经营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银行,有的银行擅长资产端的投资,而弱于负债端的资源获取,却也被迫加入存款争夺大战,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陷入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月末、季末、年末的存款大战即来源于此。
“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对于存贷比取消来说,银行的存款可以更高效率地使用,同时银行利润也会提高。更重要的是,因为存贷比的考核指标,过去银行为此形成的行政管理成本是很高的,现在行政管理成本可以缩小了,我们整个银行的运营效率会更高。”星展银行全球CEO高博德表示。
普益财富研究员表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需求和贷存比指标约束之间存在天然的对抗性。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多种业务创新来为冲时点大战提供资源支撑。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在关键时点对市场流动性的吸收力度在2013年6月底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一家银行的理财部负责人表示,以往因为银行要完成季末存贷比考核,不得不通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变相揽储。因此,每到季末时点,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有所上升,以吸引市场资金。随着今后取消存贷比考核,将使得月末以及季末效应更为淡化,以往一到季末,银行理财就大规模派红利的现象将越来越少。
理财师李冬梅建议,以往不少投资者总是能踩准步点,在银行最缺钱的时候存款或买理财,不仅能获得更高收益,还总能收获点“小恩小惠”;但今年的市场资金面与往年也大有不同,投资者也应该改变思路,在如今降息的通道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尽早锁定较高的收益。
银行冲时点揽储大战将逐渐消失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7-11 10:33:56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新三板会否降低投资者门槛?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