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曌)A股市场又一起因重组标的业绩变脸闹上法庭的案例出现。不过与以往上市公司状告重组承诺方的情况不同,东凌国际(000893)在重组标的2017年财务数据尚未出炉的情况下,提前将重组承诺方告上法庭。
重组标的今年业绩兑现难
东凌国际于2015年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农国际”)100%股权。其时,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新疆江之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十位发行对象承诺:中农国际2015年、2016年、201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0万元、1900万元、45150万元。
在实现收购的当年度(2015年),中农国际实现净利润数额为1224.74万元,完成了首个年度业绩承诺额。
不过,随后的一年时间,目标项目仍旧为原有的1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根本未进行任何扩建或新建工程的问题越演越烈。
“100万吨钾肥项目进展到哪里了?”“关于中农国际业绩补偿及资产减值补偿的问题,假设2017年完成的业绩跟2016年差不多,业绩承诺方大约9成股份是不是应该注销?”关于重组标的业绩兑现风险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目前老挝钾肥矿区的产能仍为10万吨/年,老挝100万吨/年钾肥项目扩建的建设资金尚未落实到位,工程进展受到影响,100万吨/年扩建工程暂未开始实施。”对此,东凌国际给予了投资者上述解释。
财务数据未出提前维权
在投资者对中农国际2017年45150万元的业绩承诺能否兑现产生疑问之时,东凌国际决定提前“维权”,其近期向法院提出了财产保全申请。这次维权行动较其它同样遭遇的上市公司提前了一年时间。
“中农国际2016年财务数据还没有披露。一切解释以我们信披为准,现在年报期间,比较敏感。”昨日,东凌国际证券部一工作人员向大众
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表示。
据公告披露,东凌国际认为,中农国际2015年实现的净利润1224.74万元,2016年不能实现业绩承诺的风险较小,即便被告关于中农国际2015年、2016年业绩承诺均已实现,但截至目前,目标项目仍旧为原有的1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根本未进行任何扩建或新建工程。如今已至2017年年初,目标项目根本无法在2017年度内完成扩建或新建工程。
基于此情况,东凌国际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近日,公司收到北京高院下达的《受理案件通知书》,公司要求被告补偿东凌国际股份11740.09万股,补偿现金24705.05万元。
东凌国际为何会提前申请财产保全?“2017年业绩承诺是建立在目标项目完成扩建及新建、达到106.6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基础上,如此才能实现2015年、2016年每年1000余万元的业绩飞跃至2017年度约4.5亿元的业绩。”东凌国际表示,被告部分股票质押,为保障利益,才决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