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公司新闻>

金鑫辞任 紫光学大前途几何?

来源:第一时间 时间:2017-03-21 10:20:32
    3月17日,紫光学大发布公告称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同一天再发公告,宣布金鑫希望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育主业的经营和管理上,申请辞去上市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等职务。

  从2016年7月更名后,因证监会的多次政策调整,紫光学大的资本道路并不顺利。先是“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使得紫光学大55亿定增计划不得不终止,如今“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的规定,也让紫光学大后续的资金运作大大受限。

  受定增终止和证监会新政影响,紫光学大命运多舛

  据悉,受到2016年底定增终止和证监会2月公布的再融资新政策的影响,紫光学大的发展严重受挫。

  据了解,2016年12月紫光学大宣布终止之前提出的价值55亿元的定增计划,此笔费用中除23亿用于支付学大教育股权交易对价外,剩余32亿计划用于国际教育学校投资和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等大教育版图扩张。

  定增的终止导致紫光学大作为上市公司所承载的财务压力骤然加大。据了解,此前紫光学大向控股股东借款23.5亿元,年息超过一个亿。而紫光学大在1月20日披露的2016年度业绩预告中预计2016年全年亏损9400万元~1.22亿元,即将面临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ST)的状况。一旦2017财年紫光学大财务再受重压,退市或成大概率事件,这是将学大从美股拉回A股的合作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同时,终止定增也让学大面临业务压力,不得不放缓业务外延并购扩张的步伐,学大教育作为主业成为支撑紫光学大营收的重点。但定增的终止,使得学大教育的管理团队未能实现持股目标,实际管理层与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形成错位,可能导致决策的有效性大幅降低,将会带来极大的运营风险。

  此外,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再融资的政策调整,明确提出“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在该政策的约束下,刚回归A股半年的紫光学大未来的资本运作将受到极大限制。

  对此,有财经分析人士认为:对学大教育来说,在当前阶段,“上市公司”这一身份如果不能带来资本和业务拉动,私有化反而更利于其发展。

  金鑫回归主营业务,学大教育如何突围?

  从学大教育回归A股后的表现来看,学大教育从运营数据、业绩成长、利润都开始有稳健成长。年初金鑫对全员发布的CEO邮件:2016年,学大教育的千万校区已经达到43家;新签突破20亿,并诞生了史上首位千万咨询师;续费将近10亿,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续费目标。而在2016财年的第三季度,学大教育也一改传统淡季的颓势实现“逆势”盈利,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12.35%;实现净利润111.62万元,同比增长105.12%。种种迹象表明,学大已经进入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金鑫辞任紫光学大,或会另辟蹊径,独立IPO冲击A股。

  据悉,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小学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机构,学大教育截至2016年6月末已经拥有超过600个学习中心,约有15674名全职教职员工,并为全国29个省份及直辖市中的132个城市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学大预测, 2015-2017年学大教育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2.83、25.36和27.60亿元,2016年和2017年增速分别为11.1%和8.8%。

  伴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让营利性教育成为可能,学大教育的行业龙头地位也将为其在资本市场加重砝码。某财经人士表示:学大位于K12培训第一阵营,线下学习点覆盖广泛、师资力量雄厚、线上“e学大”的平台优势也逐步发挥,未来依赖学大积极的业务转型,学大教育板块规模和盈利有望快速提升。当下企业IPO进程明显加快,私有化后学大教育进行独立IPO的成算颇高。同时也有业内人士透露,金鑫近期频繁接触一些财团及银行,或在筹划买方团,回购学大。而辞任,有可能更便于展开以学大为主体的各项业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万科A:钜盛华9100万股解除质押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