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参考消息>

英刊称中国制造业仍将领先世界:未来增速保持7%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时间:2015-09-15 19:24:45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9月12日刊发题为《仍然是中国制造》的文章称,在高技术和进军服务业所带来的一切激动和兴奋中,人们很容易忘记中国当代经济是以坚实的且通常是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为基础的。现在,中国制造业被普遍认为陷入困境。

        文章称,对此,中国官员已经以他们了解的唯一方式予以回应。国务院5月批准了《中国制造2025》,这项计划将利用补贴等方式说服制造商们升级它们的工厂。这项计划是为了让中国在2025年前成为一个绿色的、创新的“世界制造业大国”。

        中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在该领域占全球增加值的近四分之一。沃顿商学院的莫里斯·科恩进行的调查发现,中国在很多行业领先,并且“制造业回流发达经济体的情况并没有大规模出现”。尽管部分生产正转移至更接近其消费者的国家,但中国仍然是所谓“亚洲工厂”网络的中心。中国拥有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大量辛勤工作且技能熟练的劳动力。尽管工资在上涨,但其劳动生产率远远超过印度、越南及其他竞争对手,并且预计在2025年之前将保持每年6%至7%的增速。

        制造业几乎全部由私营企业控制,包括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它们不会像国有企业那样在政府推动下进行无利可图的投资。

        溢达集团的老板杨敏德称,补贴可能感觉不错,但会扭曲投资决定,政府喜欢资助浮华的硬件和机器人技术,但这些技术要得到合适的应用还需要软件和数据分析,而这些领域没有资金投入。不管怎样,在没有政府推动的情况下,大部分私营企业已经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创新。

        向“中国创造”转变

        美国大型代工企业弗莱克斯公司的老板迈克尔·麦克纳马拉称,产品周期已经变得更快。中国的工厂曾经服务于出口市场,但现在正重组以专注于繁荣的本地市场。它们正明智地在自动化、工人培训以及新方法方面进行投资。他说,在这个进程中,中国正“从世界的发动机转变成为真正的创新者”。

        巴克莱银行的杨应超认为,制造业领域正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部分工厂为台湾企业(如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