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报道外媒称,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市场动荡经常引得人们将其与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作比较。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逐步陷入长期经济停滞。
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7日报道称,但将中国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作比较也许更恰当。这是标准普尔评级公司首席全球经济学家保罗·希尔德的观点。从1976年到2006年,希尔德一直在日本工作。
历史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一些相似点,也预示中国股市和经济最终将有好的结果。但这需要决策者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
报道称,在筹备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过程中,日本经济在公路、高铁和工厂等轰轰烈烈的建设中飞速发展。但之后,经济增速开始下滑,股市像乘坐过山车一样随经济大起大落,并在决策者收紧信贷政策之后遭受重创。
在1963年股市暴跌之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干预措施。日本央行的文件显示,1964年至1965年,日本政府成立了两个旨在提振股市的独立机构。日本政府的干预措施(向市场注资规模大约相当于日本股市市值的6%)最终奏效。股市开始企稳,经济继续飞速发展。
报道称,这也许是中国希望仿效的战略。
报道认为,就像50年前的日本一样,中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渣打银行(新加坡)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曼说:“将中国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相比较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