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A股市场迎来震荡走高行情,沪指逼近3500点,创业板指领涨,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453亿元。这一突破自去年11月8日以来首次突破3500点,引发市场对“历史性拐点”的热议。
政策与资金共振推动突破
近期A股的上涨动力源于政策响应速度与资金偏好的双重驱动。民生证券研报指出,4月以来A股的上涨节奏明显快于美股,核心资产如金融、光伏、算力硬件等权重股持续发力,形成“哑铃型”结构。同时,6月上交所新开户人数同比激增53%,累计开户量达1260万户,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技术面与资金面共振
从技术角度看,创业板指近期呈现“大涨→调整2天→再度大涨”的循环模式,6月25日以来已连续3次出现此类走势,且9:30至11:12时段的“低开高走”特征明显,由光伏、算力硬件和券商等权重股主导。此外,沪指在3500点附近受阻盘整,短期或受美贸易谈判及美元指数上行压制,但长期趋势仍以震荡盘涨为主。
外部环境与市场分化
弱美元周期的拐点可能成为非美资产重估的催化剂,但需警惕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带来的风险偏好压制。相比之下,A股市场更依赖金融板块的稳定推动,而科技板块则在政策支持下持续活跃。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太平洋证券认为,指数突破后需关注短期调整风险,但长期来看,A股中枢有望继续上移。部分投资者总结出“慢牛”逻辑:非银金融在量化资金下砸时护盘,而科技板块则在普涨日中表现分化。
未来展望:突破与挑战并存
尽管突破3500点概率较大,但市场仍需警惕外部变量。例如,若美元指数持续上行,可能引发短期回调;而半年报披露期的避险情绪可能抑制行情持续性。
沪指逼近3500点的背后,是政策红利、资金潮与技术面共振的综合体现。然而,市场的长期健康仍需依赖结构性改革与外部环境的平衡。投资者需在突破的喜悦中保持理性,关注政策落地与资金流动的持续性。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