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继越南之后成为第二个“被特赦”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

2025年07月05日 18:06:35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在国际经贸格局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柬埔寨政府于2025年7月4日宣布,已与美国在关税谈判中达成协议,双方将于近期发布关于对等关税的联合声明。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标志着柬埔寨成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此举不仅对柬埔寨的出口结构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反映出美国在“去中国化”战略下,对东盟国家的贸易政策调整。

  根据柬埔寨政府发布的消息,双方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内容尚未完全公开,但可以推测,美国将对柬埔寨商品征收的关税将大幅低于此前的49%。这一调整将有助于缓解柬埔寨纺织业面临的巨大压力。柬埔寨的服装出口业是其经济支柱之一,占全国出口总额的近40%。此前,美国对柬埔寨输美商品征收高达49%的关税,使得柬埔寨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许多企业被迫转向其他出口市场。此次协议的达成,被视为柬埔寨为避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

  柬埔寨政府在谈判中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诚意。例如,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助理贸易代表萨拉·埃勒曼举行了线上磋商,双方就关税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此外,柬埔寨还承诺对来自美国的19类进口商品关税从35%下调至5%,以示合作意愿。这些举措表明,柬埔寨正努力通过降低关税壁垒来换取美国的贸易优惠,从而稳定其出口市场。

  然而,协议的达成并不意味着柬埔寨在贸易谈判中处于绝对优势。相反,美国在此次谈判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一些分析,美国可能将对柬埔寨的关税降至20%,但同时要求柬埔寨对“转运商品”加征40%的关税,并开放本土市场。这种“双刃剑”式的协议,既为柬埔寨提供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柬埔寨的纺织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关税结构,同时确保其产品符合美国的原产地规则和环保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此次与美国达成协议,也与其在原产地管理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自5月12日起,柬埔寨政府加强了对出口美国商品的原产地管理措施,以打击违规行为。这些措施包括发布关于申请和颁发原产地证书程序的部长令,以及关于防止原产地造假的跨部门联合部长令。这些法律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柬埔寨政府在国际贸易合规方面的积极态度,也为其争取到美国的关税优惠提供了保障。

  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柬埔寨此次与美国达成协议,也反映了美国在“去中国化”战略下的新动向。美国正试图通过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签订贸易协议,构建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供应链体系。这一战略不仅涉及关税调整,还包括对关键矿产、能源、国防合作及金融支付等领域的合作。柬埔寨作为东盟国家的一员,其在此次谈判中的表现,也将影响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于中国而言,柬埔寨此次与美国达成协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一直是柬埔寨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纺织服装、轮胎制造等领域。然而,随着美国对柬埔寨的关税优惠增加,柬埔寨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增强,这可能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因此,中国需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巩固其在东南亚市场的主导地位。

  柬埔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标志着两国在贸易关系上的重要进展。这一协议不仅有助于缓解柬埔寨的经济压力,也为美国在东南亚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协议的长期稳定性和具体实施细节仍需进一步观察。柬埔寨政府在享受关税优惠的同时,也需面对新的贸易规则和市场挑战。未来,柬埔寨能否在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政策执行、产业转型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