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80家A股公司披露董责险购买公告,风险治理机制加速落地

2025年06月28日 07:54:10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近年来,随着新《公司法》的实施,A股上市公司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风险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推动了董责险(董事责任保险)的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12月,已有超过280家A股公司披露了董责险购买或续保的公告,显示出市场对风险治理机制的高度重视。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高管责任风险的系统性应对。

  董责险的普及与新《公司法》的推动密不可分。2024年5月,新《公司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鼓励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并要求投保公司向股东会报告相关情况,进一步强化了董责险的法律地位。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提升了企业投保的积极性,也促使保险公司加快产品设计与服务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从市场表现来看,董责险的购买热度持续上升。2024年,Wind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就有280余家公司发布了拟购买或续保董责险的公告,较2023年同期增长近40%。部分公司购买的董责险责任限额高达7.5亿元,显示出企业对高管责任风险的覆盖范围正在扩大。此外,康美药业案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也促使更多企业意识到董责险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性。

  董责险的推广不仅限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也开始加入购买行列。尽管目前非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的比例仍较低,但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推动、监管加强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是推动董责险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董责险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验证。研究表明,购买董责险的公司更倾向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法治环境较差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董责险还能有效抑制高管的自利性减持行为,降低其道德风险。同时,董责险还被发现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监督激励效应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风险承担水平。

  然而,董责险并非万能,其保障范围和赔偿机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董责险主要针对因工作疏忽、过失或故意行为导致的损失进行赔偿,但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法律风险。此外,部分研究指出,董责险可能对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产生替代效应,尤其是在诉讼风险较高或重污染行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评估董责险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尽管董责险在风险治理方面展现出积极作用,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保险公司需应对精准定价的难题,以确保保险产品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同时,部分企业对董责险的认知不足,导致购买率偏低,尤其是在非上市公司中。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市场教育和行业规范,以推动董责险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随着新《公司法》的深入实施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董责险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正逐步成为A股市场风险防控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购买行列,董责险有望在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