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7月25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4日表示,如果中国和其他大型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并反映在IMF的投票结构中,那么十年内,IMF或许会把总部搬到北京。
拉加德是在24日出席一个全球发展中心的活动时作出上述表示的。她认为,随着主要新兴市场的经济规模扩大以及越来越有影响力,IMF需要增加主要其代表性。
“这意味着,十年后,我们在举办类似的活动时,就不是坐在华盛顿了,我们将在北京的总部进行。”拉加德说。
拉加德还说,按照IMF的规章制度,IMF须将其总部设在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内。
自从1945年IMF正式成立以来,其总部一直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IMF的投票权问题一直是该组织争议的焦点。
按照IMF的规则,一般事务需要70%投票权支持才能通过,而重大改革事项则需要85%以上的支持率才能通过,而美国在IMF中占有超过15%的投票权,也就是说,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重大金融改革如果得不到美国的首肯,都不可能获得通过。
在2010年的改革落实后,中国在该组织的份额将由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改革后美国拥有17.67%份额,依旧拥有事实上的“否决权”。
IMF总裁长期由欧洲人担任,这也是外界诟病其被欧美控制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