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蒙古国第七次总统大选进行全民投票的日子,依照蒙古国相关法律,只有在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占有席位的政党,才有资格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是,在此次选举中,“中国威胁论”却成为三名候选人捞取选票的有效工具和得分手段。那么,这个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蒙古,经济到底差到什么地步?
蒙古候选人炒作“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中蒙政治和经济关系发展良好,两国的民间互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原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蒙古国对华立场和态度经常出现波动。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特托勒嘎以“爱国者”自居,在竞选中,他表示蒙古国经济受到“南部国家”的威胁,许多省份的地下资源出口到中国,是纠正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这不是民主党人,也不是候选人个人的义务,而是每个蒙古人的义务。
此外,巴特托勒嘎率先向其主要竞争对手人民党候选人恩赫包勒德发难,称其有“中国人血统”,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蒙古国总统,他会出卖蒙古的利益,并要求恩赫包勒德公布上五代家谱。恩赫包勒德公布了家谱,并指责巴特托勒嘎“与中国商人勾结牟利”,称其收取中国商人200万美元贿赂,是个“虚假的爱国者”。
在6月24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上,人民革命党候选人冈巴特尔表示,中国大量有毒食品出口到蒙古国,威胁到蒙古的人口安全和国家安全等。
蒙古经济:从“奇迹”到“经济危机”
直到2012年,蒙古还是个令人啧啧称叹的“草原经济奇迹”:自2000年起至2011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最高峰时竟高达17.5%(2011年),2012、2013两年虽有所放缓,也分别高达12.4%和11.7%,自建国起就一直“满打满算过日子”的“马背国家”一时间鸟枪换炮,从社会福利到民众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段时间里,蒙古国内外似乎人人也都在预言,这个仿佛一夜间从牧业国家变成矿业大国的内陆国,成为“草原加拿大”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倏忽间风云骤变:2014年蒙古GDP增速一下滑落到7.8%,创2000年以来最低纪录,翌年更进一步放缓至2.3%,直至今日,哪怕中国出手相救,也没能挽救蒙古的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在于:蒙古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过度依赖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开采获得大量外汇收入之后,政府没有能力经营外汇收入,结果导致国际自然资源价格暴跌之后,国家遭受双重打 击,一方面自然资源价格下跌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急剧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持有外汇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国家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蒙古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 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试图通过发行货币,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蒙古货币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整个国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那 些拥有资源的投资者财富迅速上涨,而那些依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普通劳动者收入迅速下降,整个国家出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
时过境迁,市场的不景气、需求的下降,加上两个邻国和“第三邻国”对蒙古方既往诚信问题越来越深的疑虑和保留,让许多外资宁可选择“不在该国经济中发挥任何作用”——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引为可居奇活的“财富”,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变为“财负”。
据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蒙古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了85%。蒙古国终于尝到了歧视中国资本的恶果,政治上的恶斗、治理上的糟糕、贪腐的盛行,使这个人口不多、资源丰富的国家,沦落到和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相同的困境。
路透社25日报道称,蒙古国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停滞中,这次大选中民族主义情绪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在此前的总统大选中是不曾出现的。但多位专家认为,反华情绪不会在此次选举中占主导,“人民正变得越来越理智,他们更关心如果经济得不到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会出现什么状况”。
蒙古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
蒙古国是中国的邻国,中蒙经济息息相关,中国国内媒体因此对蒙古国状况多有关注,始自2011年的大宗商品暴跌行情阻碍了蒙古的增长。现在,考虑到美国有可能加息,从而使发展中经济体债券吸引力下降,蒙古的艰难处境或许会雪上加霜。
蒙古国只要修正态度,必将受益于中国的发展。而蒙古国受到的教训也是惨痛的,其最后必然向中国求助。但中国也必须让蒙古国明白,对中国出尔反尔,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