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红零食品牌“麻六记”因酸辣粉发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销售额已大幅缩水至此前的五分之一。据九派新闻报道,麻六记于2025年7月29日就酸辣粉发霉问题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将积极配合线下超市处理退赔事宜。然而,这一事件不仅对品牌形象造成冲击,也直接影响了其销售业绩。
据相关数据显示,麻六记在失去直接流量来源后,销售额持续下滑。例如,在2025年2月,麻六记的销售额从2月7日的100万-250万骤降至2月8日的25万-50万,跌幅超过一半;2月9日更是仅为2.5万-5万。此后,尽管品牌试图通过多渠道营销和产品多样化来挽回市场,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2025年2月11日,麻六记的直播间观看人次达到峰值481.6万,但随后几天逐渐下降,销售额也从100万—250万元下降到75万—100万元区间。
此外,麻六记还面临其他挑战。例如,2025年6月10日有消息称,麻六记因合同到期被商场清退,门店数量减少,进一步影响了其市场扩张计划。与此同时,张兰在直播中自曝因网暴导致业绩下滑三分之二,甚至有老粉丝因此脱粉,这进一步加剧了品牌的信任危机。
尽管如此,麻六记并未放弃努力。2025年2月10日,麻六记的8000名员工在直播间“背水一战”,试图通过努力守住市场。然而,面对消费者信任的流失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麻六记能否走出困境仍是一个未知数。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麻六记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许多依赖网红效应的初创企业都曾经历过类似的风波。例如,2022年,麻六记曾凭借汪小菲的个人流量迅速崛起,但随着网红红利的消退,其经营痛点逐渐显现。这也提醒了其他企业,不能仅仅依赖短期流量,而应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的长期投入。
麻六记的酸辣粉发霉事件不仅是一次产品质量问题,更是一次对品牌信任的考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正在变得更加挑剔。因此,企业必须在追求增长的同时,始终把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放在首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