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重磅:中国追溯为保护品牌再发力 携手新发地助力精准扶贫

2019年01月04日 16:44:12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说起扶贫,我们往往就会想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人才扶贫等等,最近,中国追溯与新发地携手共建的精准扶贫模式——“品牌扶贫”萌生,其科技感十足的形态和便民的利好一上市便得到了央视的肯定和关注。

  1月2日晚,CCTV7《聚焦三农》播出专题——《我的品牌咋保护》,详细报道了中国追溯在产品追溯、品牌保护、产品销售,以及对农产品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c0822a07v2y.html

  央视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访时了解到,新发地在全国93个贫困县建立了36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20年来为贫困地区打造了230多个自主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让4万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的问题出现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贫困地区打造的自主品牌,每个品牌至少带动了两个以上的产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品牌效益也日益呈现。可近两年来,不少自主品牌经营者总能接到消费者投诉,说他们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品牌有了影响力后,冒牌货也随之而来!

  经销商张忠义告诉央视记者:“有经销商近几年收了一些小农户生产的香蕉,也吆喝我们的品牌来卖!但消费者不知道,然后消费者一吃发现味道不一样,就打电话投诉了。”

  “假冒太可恨了!”经销商刘文坡不堪其扰。

  “2017年还发现几次。”批发商张要军补充道,一般都是散卖的产品想要利用这好品牌。

  香蕉苹果樱桃芒果西瓜等不少自主农产品品牌受到冒牌货的冲击,可维权的成本太大,这该怎么办?

  “品牌有影响力之后假冒也跟着多了起来,为了保护品牌,我们对产品加了可追溯制度,与中国追溯共同把品牌保护工作做好,既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生产者的负责、保护。”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告诉记者,新发地在贫困地区打造的自主品牌在扶贫攻坚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据张忠义介绍,新发地在广西隆安县有15000亩香蕉种植基地,有200多个扶贫户,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

  而另一地区,2017年,刘文坡他们带动了6000多亩甘肃红富士苹果的生产,2018年达到了9000亩。解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的达到200多户。

  

图片15.jpg

  为了保护这些自主品牌,打造诚信农产品批发市场,2018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让自主农产品品牌用上中国追溯标识,保护品牌。“全部商品信息都在追溯码里面,一扫,经销公司、种植管理等信息全部显示,扫码后信息对不上的,就是假的了。”张忠义表示。

  刘文坡说,中国追溯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果一码只能扫描一次,这个追溯标便完成了使命。

  记者尝试用手机扫了一次红富士苹果的二维码,第二次就出现了警告——警告!此商品已被消费。消费时间在2018年12月21号下午1:55:28。消费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甘肃厅西边136米处。

  

图片16.jpg

  记者表示,刚好是这个时间这个位置。

  刘文坡说消费者都叫可追溯标为放心码,只要有可追溯标的产品,他们就觉得放心。可有的消费者对可追溯标又有了新的质疑:建立可追溯体系不仅可以保护品牌、推广品牌,起到打假的作用,可如果这个可追溯标造假了怎么办?

  于是,记者来到中国追溯网络平台,找到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可追溯标是否能造假。

  “中国追溯标识是一物一码的标识,如果造假者再印的话也是可以使用的,但它只有第一次扫描才显示是真的。”中追科技品牌策划总监席宁解释,系统后台对扫码次数有一个上限预警提示,如果企业设置的上限是20次,当产品扫描超过了20次系统就会报警提示企业,也就是说造假只能造这一张追溯码的假,假冒者印1万张也都是这一个码。

  席宁告诉记者,2018年1月份曾出现过一个码,在全国好几个省先后扫描了1200多次,这么多次重复扫描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据席宁对系统后台的展示,遍布的黄点是已经使用中国追溯平台技术的企业,闪动的红点是此时此刻有消费者在查询。无论何时、在哪里扫描消费,平台都会显示消费信息。强大的数据处理后台可见一斑。

  

图片17.jpg

  记者当场对手中贴有追溯标的苹果扫描。屏幕显示出现了“15:31:47”、“北京市朝阳区红军营南路”等信息。记者扫描了两次,两次扫描信息都准确出现在后台里。

  为了验证追溯标里的信息是否准确、追溯码能否从餐桌追到产地,记者来到了追溯码所显示的产地——广西省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方村定旺屯香蕉基地。记者了解到,追溯标全都在基地便开始贴,消费者甚至可以到产地里直接看。

  到访的记者恰好赶上2018年最后一批香蕉入园。

  据广西隆安县方村村民马德成介绍,这块香蕉基地大概有60亩,每挂香蕉大约有50斤。新发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共15000亩香蕉基地,主要负责人就是张忠义,整个香蕉园由他们统一土地流转、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统一收货,然后承包给当地像马德成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管理。

  马德成夫妻俩管理60亩香蕉园。60亩地一年产量36万斤!马德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斤0.18元提成来算,他们夫妻俩2018年仅管理一项收入就有64800元,加上他在香蕉园打零工的收入,全年收入有7万多元。

  虽说基地的香蕉收获已经进入尾声,可还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大车开到园子里,20多位村民正忙着洗蕉、选蕉、贴标、包装。张忠义说,他们走向市场的香蕉不仅没有伤痕,贴追溯标也要一致,不仅包装箱外面有大标,每挂香蕉上也有小标。“基地贴的标,到哪都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不是我们的产品。”张忠义强调。

  这个在基地贴的可追溯标涵盖了公司信息、商标、生产基地,等等信息。

  记者当场验证自己曾在北京零售端水果上拿下来的一个追溯标的信息是否跟产地这些标的信息一致。经过扫描比对,这个香蕉基地可追溯标的信息与记者带来的可追溯标的信息完全一致。

  这些有品牌效益的绿色农产品出园价又是多少呢?

  张忠义表示,开园时价格是每斤3.2元左右,马上就剩几车货了,现在每斤还卖两块钱。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了解到,距离张忠义的香蕉基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香蕉收购点,这里的香蕉又卖什么价呢?

  据当地种植户介绍,他们的香蕉刚开园的时候最好能卖到2.6、2.8元/斤,现在只卖1.3元/斤。还有的现在只卖到0.9元/斤。据了解,这些种植户的香蕉园距离张忠义的香蕉园并不远,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多?种植户们表示,没有品牌,价格也上不来。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品牌。

  张忠义说,绿色农产品也得有品牌效益,不然也不好卖。有品牌,还要知道如何保护品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追溯标的水果,深受批发商的青睐。

  为什么要选择有追溯码的水果呢?记者采访了批发商王牛,王牛表示,因为有了这个追溯码,可以知道水果从哪来的、谁生产的、什么牌子的,消费者买得放心。但王牛销售的几种香蕉里,只有张忠义的香蕉有追溯标,其他的只是简单地贴着商标。据王牛介绍,相比之下,有追溯标的好卖多了。

  “因为它的质量有保证,消费者拿回家放心。”批发商林明菊也表示。

  “可追溯的现在非常畅销,认知度也比较高。”经销商赵艳伟总结道。

  刘文坡告诉记者,他这个大品牌已经有苹果、樱桃、哈密瓜三种产品用上了可追溯标,并且就这三个产品销得非常好,他说今年他所有的产品都要用上可追溯标。

  有农产品可追溯标的水果在新发地受到批发商的青睐,那么在北京各大超市的销售情况怎么样呢?

  超市里很热闹,每个展位前都围满了消费者。记者在香蕉展柜前留意到,有可追溯标的香蕉更受关注,超市工作人员不断在上货。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有追溯码的香蕉最好卖,可以追溯到产地了,吃着放心。

  记者当场采访了一位在购物车里装了两挂香蕉的消费者,这位消费者表示,买这么多是因为吃的放心。“再说了它不是可追溯的嘛,它质量要没保证的话,肯定也不敢贴贴这个标是吧?”

  一位正在买苹果的男士也表示,挑苹果时会选可追溯的,因为一扫就知道它产在哪,比较放心。

  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消费者已充分懂得农产品可追溯的作用,可还有不少消费者根本没有听说过、或者没注意过可追溯标。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中国追溯不只有从餐桌到基地的追溯功能,而且还有一项实用功能——

  据中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松介绍,这是一种叫做“码上购”的功能。“在中国追溯的新时代,老百姓在家里餐桌上吃到某种水果非常好吃,然后想再买一些,只要一扫这个追溯码立刻就能下单,第二天这个水果就可以成箱成箱地运到家里去了!”

  吴云松告诉记者,用手机扫追溯码之后,不仅能看到产品生长环境的视频等信息,还可以直接打通产品与消费者的通道,助力农产品销得更多、更好。

  

图片19.jpg

  对中国农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张玉玺的看法是,就是要打品牌、打追溯制度,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可以搭起一个有效的桥梁,让生产者生产放心的农产品时,消费端可以看到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能够实时互通,必要时甚至可以实现一些互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占海说,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倒逼生产者诚信生产,同时也起到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作用。

  很多地方的贫困并不是因为没有独特资源,而是缺少将这些独特资源变成畅销产品的办法,好东西变不出钱来!好东西销不出去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农产品标准化比较难,农民不会按标准生产合格的产品,消费者也无法按标准分辨农产品的好坏。

  品牌就是一系列标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默契。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座金桥,通过了这座桥,农产品就有了品质的保证,也就有利于销售和增收。品牌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创举,他比送钱、送东西的输血式扶贫可能更有效率。(客户授权发布宣传稿件,图文均由客户提供)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