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让诚信成为生活必需品
记者 李云平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阐释诚信建设内涵、解读现行制度政策、介绍当前实践做法、剖析典型案例,就是要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让诚信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人生的通行证、人品的试金石。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本、家风、国魂,既是基本道德、共同信仰、基础文明,也是做人理念、处事规则、社会契约。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批诚信楷模,无论是劈山修渠的黄大发,还是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吴恒忠,他们以信立身、以身为范、以范为德,用感人的事迹、高尚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感染、鼓舞、引导人们塑造诚信形象,树立诚信社会风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为追逐金钱不择手段。这些失信败德甚至是严重违法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严重损害社会诚信体系,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诚信需要德治教化,更需要法治保障,把失信行为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对失信者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诚信档案”“诚信红黑榜”等强化信用约束;对侵权假冒、坑蒙拐骗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公开曝光、坚决整治,真正让失信者受到惩戒和震慑;必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联合惩戒,推行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与信用修复机制,完善联合激励守信、惩戒失信制度。
当前,国家正在以信用立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力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真正做到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中国将对虚拟货币境外交易平台网站采取监管措施 去年9月以来,ICO、虚拟货币在中国经历了一轮的最强监管,目前国内ICO及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清理整治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去年底以来,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参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相关行为又有了死灰复燃迹象。在此...【详细】
工信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1月30日从中国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8年工信部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地实施好五大工程。二是创建“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级...【详细】
达沃斯除了有马云的家宴,还有中国车企的身影 每年一月,瑞典达沃斯小镇总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即便是大雪封路、寒冷异常,全世界各国政要以及经济专家都聚集在这里参加冬季达沃斯经济论坛,对世界经济热点“指点江山”。 在历年的达沃斯论坛中,也不乏有中国企业家代表参会。其中包...【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