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半年成绩险胜大盘,定调“高新特”谋转型

2018年07月10日 13:06:22  来源:汽车头条
 

头条新闻头图.jpg

  7月初,又到了各家车企晒半年成绩的重要时刻。7月9日,汽车头条APP从北汽集团内部获悉了其最新的半年销量成绩单。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120.3万辆,同比增长7.6%。同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0%。

  “这是北汽集团整车销量一年多以来首次跑赢大盘,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数据也反映了目前北汽集团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蒋自力表示。

微信图片_20180709133416.jpg

  “高、新、特”定调2018上半场

  在上半年整体车市表现低迷,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北汽集团以同比7.6%的销量成绩交卷上半场,可谓“小有成就”。仔细来看,北汽集团上半年合资品牌、新能源品牌的发力也是亮点颇多。

微信图片_20180709133422.jpg

  对于半年的成绩,北汽集团言简意赅地总结到:“高、新、特”。所谓“高”,指的是北汽集团坚持高端制造、高端产品。北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上半年的销量表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0180709_1531099229631946.png

  数据显示,奔驰上半年销量达到25.2万辆,同比增长19.6%,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1.3%;福建奔驰上半年共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40%,利润同比增长106.7%;北京现代上半年销量达到38万辆,同比增长26.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

  奔驰一直以来都是北汽集团合资品牌的销量担当,今年上半年更是延续了销量增长的趋势。而从北京现代上半年取得的销量成绩可以明显看出,北京现代已经走出了去年销量走低的阴霾,打响了绝地反击的第一枪。

20180622_1529637018825637.jpg

  所谓“新”,指的是北汽集团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加快新能源步伐。从销量上看,北汽集团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北汽新能源上半年销量达到5.4万辆,同比增长78.5%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成绩。北汽新能源上半年取得取得同比攀高的成绩,自然离不开爆款车型的支持。据悉,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北汽新能源EX360,凭借着高续航、国民售价的卖点,收获了市场青睐,目前待交付订单数约达1万辆。

20170903_1504413590492118.jpg

  最后的“特”,指的是承担好国家任务,强化越野车优势。据悉,上半年,北汽越野车实现了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37%。此前,凭借在《战狼2》中频频出镜,北汽越野车在全国知名度得到提升,经过不断地发展,北汽越野车已经成为集团差异竞争的杀手锏。

  只不过,在合资品牌、新能源品牌销量增长的映衬下,北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销量表现却差强人意。“在自主乘用车板块,不可回避的是北汽集团目前面临着很大压力,自主乘用车成为了北汽集团的‘痛点’”,蒋自力表示。

  电动化+共享出行探寻新增长点

  寥寥数笔的销量数据,并不能完全概括北汽集团上半年的发展成果,回顾上半年,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如今,北汽集团已经将新能源的发展放在了战略高度。在“全面新能源化”的战略指导下,北汽集团已确立了以全面新能源化为重要特征的“引领2025”战略,到2025年,要建成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6365558574233296994934719.jpg

  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是,由北汽新能源牵头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已经于3月25日正式揭牌,并于5月30日签署了共建协议。

  而后,为全面发展新能源,北汽集团还分别与华为、百度、小米、苏宁、戴姆勒、麦格纳、华晨集团签署了多项跨界合作协议。其中,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共同投资超过119亿元意在布局新能源豪华品牌;滴滴出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开展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及换电等领域的业务合作;与麦格纳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江苏省镇江市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并计划首先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相关车型;与华晨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拓东北及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80628_1530172871263464.jpg

  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多方面布局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除了新能源领域外,在全球汽车企业致力于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转型为出行服务供应商的行业趋势下,北汽集团也为自己制定了向制造服务型及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北汽集团转型的目标,华夏出行承担了相当比例的重任。成立于去年上半年,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华夏出行的运营车辆总规模达1.8万辆。

49c52696-e0f2-4a94-950b-63941315e69a.jpg

  华夏出行推出的“摩范出行”也同步发展,上半年先后在郑州、杭州、福州等全国14个城市上线运营,运营车辆规模5500辆,在线率达72%,运营网点约1200个,注册会员36万人(有效会员约15.5万人),累计订单49万单。在公务分时业务领域,“北京出行”目前投放车辆7072台,运营网点443个,会员规模5万余人,行驶里程1043万公里。

  新能源+高精尖决胜2018下半场

  在新能源与出行这两个市场发展热点充分发力,是北汽集团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下半年的市场发展,北汽集团还将继续执行这一战略。

  据悉,北汽集团未来将建设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生态体系,加速实施全面新能源化战略;将坚持EV、PHEV和燃料电池三线并举的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充电与换电模式;将加强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还将加强新能源产业生态建设,推进智能充换电网络布局,搭建充换电信息服务云平台,推动充换电运营服务品牌化。

de2ee5aa89d4478fb115fad23a5d728a.jpeg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前新能源发展的充电难题,北汽集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办法。7 月 5 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发布了面向私人市场的“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还推出了适用于这个项目的车型 EU 快换版。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建成换电站113座,投放换电版的出租车、网约车6000余台,累计运营里程8亿公里,累计更换电池800万次。

  除了在新能源上下游产业以及跨界合作外,北汽集团未来还致力于打造“高精尖”产业结构。北汽集团计划总投资70亿元,最终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和年产40万套一体化电机电控总成的生产能力。这其中,便涉及到两个项目的升级建设,其一是北汽将重点建设原有自主品牌乘用车产能转型升级而来的北京奔驰顺义工厂,其二是北汽新能源计划在京建设新能源亦庄高端智能工厂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基地。

  此外,今年下半年北汽集团还将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北汽新能源上市、北汽鹏龙H股IPO项目。

(责编:晴天)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