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步步高董事长 王填:坚守实体零售

2017年06月28日 12:12:1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一个烈日当空的上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了久违的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步步高”)董事长王填,他依然皮肤黝黑、精神奕奕,但人清瘦了不少。“我妻子现在一直在做一些慈善和养生方面的事,我也跟着她养生了一把,一年总有两次‘辟谷’,非常有效,我现在瘦了很多,有机会大家都可以试试!”见到第一财经记者,王填并没有一上来就聊商业,而是首推妻子的养生之道。

  在近期发布了2016年财报和2017年一季度财报的各大零售上市公司中,不少企业都遭遇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窘境,而步步高却是少数可以保持盈利与业绩增长的零售企业。

  自称“猴王”的王填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也曾遭遇过困难,经过数年的转型才摆脱困境,未来要将电商与实体零售相结合,希望以自身实力来证明实体零售商绝对有存在的必要。

  “放牛娃”的生意头脑

  1968年,王填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仁厚乡三迁村,本名叫“王立希”,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寓意儿子“树立希望”,父母希望“王立希”通过念书改变命运,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农村孩子“王立希”童年时代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牛。小学时每天清晨,一听到广播开始放《东方红》,他就该去放牛了,而等广播放出另一首轻快乐曲时,他就该回家吃饭和上学了。多年后,王填终于知道那首“到点吃饭”的轻快乐曲是广东民间乐曲《步步高》,因为喜欢这首乐曲,后来创业时他将公司名称定为了“步步高”。

  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富豪,还在念中学的王填和两个同学到湘乡县城,买了几本养殖的书,瞒着父母开始创业——养兔子。最初的创业并不成功,“万元户”没当成,“王立希”继续回学校念书,也就是在此时,希望用勤奋学习来填补过去浪费的时光,他自己改名为“王填”。

  尽管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王填对商业的敏感嗅觉始终存在。到湘潭商业学校念书时,王填发现当同学去附近小店要求换破裂的热水瓶胆,小店却经常缺货,这让王填看到了商机。

  于是,他先找到瓶胆货源,然后在学校贴出广告,购买者得先交钱,他去订货,一下子赚到2万多元!也因为这段经历,当地知名的湘潭市南北特产食品总公司(下称“南北特”)在王填毕业时“点名”要了王填,这让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

  “三轮车”创业

  进入南北特后,对王填而言已是成功的第一步,这在当地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更令王填没有想到的是,这里还成就了自己的姻缘。

  “我是个农村孩子,而她是个城里姑娘,当时应该大家都觉得我们会在一起不可思议吧。”王填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

  王填说的“她”是妻子张海霞,1986年~1993年,张海霞在南北特担任团委书记,在此期间,王填毕业分配到了张海霞所在的办公室。两人在工作中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且发现志趣相投——都很喜欢唱歌。可在当时,他们身边大部分人都觉得一个农村小伙和一个职位比自己高的城里姑娘“掰了”的概率高达90%以上。

  然而,张海霞却接受了王填,两人结为夫妇。“我觉得王填事业心强,总是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而且特别大度,不把钱看得很重,对朋友也很仗义。”张海霞多年后这样描述。

  当他在国企工作得顺风顺水时,王填却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下海做高风险的“个体户”。

  “我那时已经有一定的采购经验,哪些货物会热销,市场如何,我还是看得懂的,我觉得是时候自己干了,就和妻子一起创业。”王填回忆道。

  1995年,王填和张海霞用凑来的5万元开始了创业。为了在市场站稳脚跟,王填自己踩着三轮车,带着手下的业务员跑遍了湘潭大街小巷,在那个网络还不够发达的年代,王填就这样每到一处发自己的名片,最终6个月内建立起800多个分销终端,获得不少供应商资源。

  “王总非常勤奋,十分懂得营销,我们在公司这么多年,看到有很多市场营销都是王总亲自参与的。”在步步高工作多年的何云(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当年年末,步步高的第一家超市在湘潭市解放路正式营业。此后,步步高开始在湖南和周边省份甚至全国布局。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