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东电诈“猪崽”自述:70%是自愿来,30%被洗脑后也成了自愿者

2025年07月25日 11:44:32  来源:综合
 

  在缅甸东部的某个电诈园区,一名自称“阿勋”的电诈人员通过一封求救信向外界透露了自己在园区内的经历。他坦言,自己并非被骗而来,而是抱着“淘金”的幻想主动加入的。然而,一旦进入这个“盘中之菜”,就很难再回头。据他描述,园区内有中国人也有缅甸人,其中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所谓的“猪崽”,即被诱骗或自愿进入电诈行业的员工。

  阿勋表示,他在园区内见过来自四川、广东、浙江、宁夏、新疆等地的“同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他提到,自己认识的“猪崽”中,大约70%是自愿来的,而剩下的30%则是被洗脑、诱惑后才加入的。然而,即使是这30%的人,最终也会被园区内的高压手段所同化,逐渐变成“自愿者”。这种现象背后,是园区内严密的控制机制和心理战术。

  在园区内,除了老板和高管,没有人能真正避免被打、被罚。即使是组长和主管,也不例外。园区内设有专门的体罚场所,员工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殴打。阿勋曾因没有完成业绩而被关进小黑屋十天,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折磨。他甚至一度怀疑记者是否也是园区的“钓鱼”者,因为信任在这里变得极其脆弱。

  为了维持秩序,园区内经常有人试图逃跑,但往往以失败告终。阿勋在一次转移过程中也想逃跑,但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坦言,一旦被诱骗或自愿进入园区,就很难再回到家乡。他的朋友一直在为他提供帮助,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与此同时,反诈警察也揭示了类似的情况。一名从事反诈和劝返工作的老张表示,在他接触的案例中,95%的人都是自愿前往缅北的。尽管他们知道去那里意味着成为“别人盘中的菜”,但仍有大量年轻人为了赚钱铤而走险。这些年轻人大多为80后和90后,男性居多,学历不高,缺乏技能,对三五千一个月的工作不屑一顾,却幻想通过电诈快速致富。

  为了逃避惩罚,一些人选择赔付高额赎金才能回家。据老张介绍,电诈公司要求的赔付款越来越高,从十几万元涨到二三十万元,相当于一套房子的首付。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这笔钱几乎是一笔天文数字。

  然而,也有部分人通过其他方式逃脱。例如,一些园区为了防止逃跑,在铁丝网外加筑了电网,使得从园区内逃出变得极为困难。但仍有部分人通过伪装成团建活动,趁机逃出园区。老张表示,只要还有一个人向他求助,他都会尽力帮助其回家。

  阿勋的求救信引发了社会对缅北电诈问题的广泛关注。尽管官方数据显示70%的“猪崽”是自愿加入的,但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挣扎与无奈。无论是出于经济压力、社会压力,还是对“快速致富”的盲目追求,这些人都在电诈园区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于那些仍在幻想“淘金”的人来说,阿勋的经历无疑是一个警示。他提醒大家,不要有贪心,很容易被骗。希望他的经历能够让更多人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