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则关于其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款由学校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具备传统通知书的象征意义,更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能——能够切西瓜、耐高温、耐水泡等特性,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河北廊坊的网友展示了其女儿张同学收到的北京化工大学录取通知书。视频中,张同学将通知书蘸水后,身旁的男子用其轻松切开西瓜,仅需两次便将西瓜分成两半,整个过程干脆利落,而通知书本身却毫发无损。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公众对高校录取通知书设计与科技融合的热议。
这款录取通知书的材质并非普通纸张,而是由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ACC团队)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此次将其用于录取通知书,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示了高校在教育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
随着录取通知书的走红,北京化工大学也发出了温馨提醒,呼吁学生不要因好奇或流量而进行危险的尝试,如将通知书置于火源或进行不当加热操作。学校官方账号还转发了新生们的测评视频,并表示关注到新生们对通知书的创意使用方式,同时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
事实上,早在2024年8月,北京化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已经因一名安徽芜湖的瑞同学的测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瑞同学展示了通知书的硬核特性,不仅能够承受水火,还能切西瓜,引发了网友们的惊叹和讨论。此后,更多学生加入到“测评”大军中,用通知书切肉、拍蒜、下油锅等,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话题的热度。
除了切西瓜,这款通知书还具备其他实用功能。据相关报道,通知书不仅能在高温下保持完好,还能在油炸测试中表现出色,展现出其优异的耐热性能。此外,通知书的表面印刷工艺也十分精细,设计精美,体现了学校对新生的关怀与欢迎。
从更深层次来看,北京化工大学此次推出的创新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对传统录取通知书形式的突破,更是对高校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学校不仅提升了新生的入学体验,也向公众展示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款通知书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受到广泛欢迎,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硬核”设计可能会让部分学生感到“过于夸张”。然而,大多数评论都倾向于肯定这种创新方式,认为它不仅提升了录取通知书的实用性,也为高校招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化工大学的这款创新录取通知书,凭借其独特的材质和功能,成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成为今年高考季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一张通知书,更是一张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名片,展现了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